首頁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延續(xù)歷史風貌,留住文化記憶!聽,這是甲午故事

2021-03-01 編輯: 宋倩

??????【口述人物】

??????戚俊杰,男,1949年生,1985年至2004年,任威海市北洋海軍提督署文物管理所所長和中國甲午戰(zhàn)爭博物館館長兼中國共產黨中國甲午戰(zhàn)爭博物館支部委員會書記。其中,1988年至1992年間,兼任威海市文物管理所所長,2001年至2004年間,兼任威海市文聯(lián)副主席。2005年至2009年,任劉公島管理委員會調研員。

??????

戚俊杰在介紹相關情況

??????1985年春,威海成為14個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之一,劉公島上的北洋海軍的歷史建筑移交給地方管理,威海市北洋海軍提督署文物管理所成立,我成為甲午文化遺產管理的第一批工作人員。

??????36年過去,當時登島接收北洋海軍提督署時的場景,我仍歷歷在目。

??????首次走進北洋海軍提督署,就被眼前的破敗景象震住

??????1985年3月,威海市北洋海軍提督署文物管理所成立,它隸屬于威海市文化局,編制為4人。

??????說實話,當時這份工作并不是啥“香餑餑”,島上的苦,大家早有耳聞:交通非常不便,進出島只能通過島上駐軍的班船,而班船只是在沒有大風的情況下才定點開;島上沒有自來水,沒有通電,連和外界聯(lián)系的電話都沒有。

??????

北洋海軍提督西轅門外的瞭望塔樓

??????我和高維新、劉新芳、王永波成為威海市北洋海軍提督署文物管理所的第一批工作人員。我是所長,高維新是副所長,我和劉新芳、王永波負責島上工作,高維新在島外負責展覽設計和資料搜集。

??????上島那天是1985年的3月21日,是威海市文化局局長叢儉滋局長和副局長叢培威帶著我們乘坐島上駐軍的交通艇進的島,我們4個當時心情都很激動。誰知,交通艇航行到海中的大流渠附近時突遇激流,一個大浪拍來,把我們帶的鋪蓋卷全打濕了。

??????

甲午戰(zhàn)爭時期的北洋海軍提督署東西轅門

??????這只是上島前的第一個“下馬威”。來到北洋海軍提督署,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悍课萜茢〔豢埃T窗很多都沒有玻璃,破舊的電線亂拉,房子都是空的,屋里連把椅子都沒有。沒辦法,我們只能去駐島部隊那里借來3張桌子、4個凳子還有3張簡易單人床。

??????島上沒地方吃飯。第一天,我們跟是部隊駐島借得食。后來,我們就用從家里帶來煤油爐、飯鍋等自己開火做飯。島上條件艱苦,我們經常是帶來的饅頭配咸菜就是一頓飯。條件雖艱苦,但大家心里都明白,修復保護甲午戰(zhàn)爭的遺跡、遺物是關乎千秋歷史的大事,這事必須有人干,既然來了就不能當逃兵。

??????威海市北洋海軍提督署文物管理所的成立和我們的到來,標志著清末北洋海軍建筑遺存和甲午戰(zhàn)爭文化遺產有了專門的管理保護機構,標志著時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北洋海軍提督署開始了專業(yè)化的管理保護模式。

??????靠著一毛錢一張的門票,第一年收入6900元

??????當時,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決定,北洋海軍提督署及其附屬建筑由駐軍部隊分批移交給地方管理。1985年,我們先接管了北洋海軍提督署的一進院。第二年,全部接管。此后,我們又逐漸接管了龍王廟與戲樓、丁汝昌寓所、水師學堂、黃島炮臺、公所后炮臺、東泓炮臺、旗頂山炮臺等島上建筑。

??????修復東泓炮臺的旗桿

??????1985年4月1日,威海港和劉公島正式對外開放。我們決定嘗試開展旅游服務,開放接管的北洋海軍提督署,門票價格定為一毛錢。那時,我們3人不但要負責挑水、做飯、打掃衛(wèi)生等工作,還要兼顧售票、看門、講解、治安管理、文物維修等工作。當年“五一”那天,來參觀的人很多,我們賣票的收入竟有100多元。

??????以文物吸引旅游的嘗試,讓我們找準了保護文化遺產、加速旅游發(fā)展的方向。以文物吸引旅游,增加經濟收入,再把旅游收入投入到文物古跡的保護中去,然后快速增加參觀內容,使文物保護管理與旅游開發(fā)形成良性循環(huán)。1985年,靠著一毛錢一張的門票,全年收入了6900元,大伙都信心倍增。

??????接待游客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游客不僅想要目睹19世紀晚清期間北洋海軍提督衙門的原貌,也想了解更多愛國將領們英勇殺敵、寧死不降的愛國事跡。為此,我們于1986年9月,在北洋海軍提督署議事廳,采用原狀復原的方式,建成了北洋海軍主要將領蠟塑群像館,在丁汝昌殉難處復原了海軍提督殉難前執(zhí)筆凝思的蠟像,還復原了甲午戰(zhàn)爭前《威海衛(wèi)清軍防務設施沙盤》。當年的門票收入達到49000元,這更堅定了我們原狀復原陳列的信心。1988年,一張門票漲到5毛錢,全年收入飆升至25萬元。

??????這意味著,我們之前嘗試的以文化遺產吸引旅游的路子走對了。為此,市政府決定,北洋海軍提督署文物管理所同時掛威海市文物管理所牌子,對全市文物進行管理。1988年,國務院公布劉公島甲午戰(zhàn)爭紀念地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更好地管理保護開發(fā)利用甲午文化遺產,1992年,經國家批準,北洋海軍提督署文物管理所更名為中國甲午戰(zhàn)爭博物館。

??????不少館藏文物,是由北洋海軍將士后裔無償提供

??????中國甲午戰(zhàn)爭博物館屬遺址類博物館,其文化遺產分為不可移動文物和可移動文物兩大類,所有北洋海軍的建筑都是國家級不可移動的文物。但建館之初,館藏文物卻是空白的。沒有這些文物史料,要舉辦陳列展覽就無從談起。因此,在抓緊修復保護不可移動文物建筑過程中,我們抓緊收集文物和史料。

??????

1999年11月,戚俊杰(左)赴南京云錦研究所考察修復的丁汝昌盔甲

??????由于有了門票收入,上世紀90年代起,我們多次南下、北上尋訪北洋海軍將士后裔,總行程達6萬多公里,找到200多位將士后裔,收集到許多珍貴文物和史料。在此過程中,不少將士后裔分文未取,把祖輩留下來的物件捐贈給我們:丁汝昌的3個曾孫女,主動捐贈丁汝昌的玉質印匣和布料桌圍;丁汝昌的第五代孫捐贈紅木方桌、硯臺、貝雕木床等;劉步蟾、林泰曾、薩鎮(zhèn)冰、陳兆鏘、葉顯光等的后裔也紛紛捐贈……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都凝聚著將士后裔對中國甲午戰(zhàn)爭博物館的支持和關注。

??????“濟遠艦”前雙主炮回歸背后,藏有一段令人感慨的故事

??????海底打撈文物的回收和保護更是極大豐富了館藏文物的品類。為使游人看到北洋海軍的艦艇和武器裝備,經國家文物局批準,1986年和1988年,兩次對“濟遠艦”進行打撈,打撈出其前雙主炮等文物。兩次打撈花光了300萬元經費,還欠煙臺救撈局近200萬元。因為欠款,對方拒絕將“濟遠艦”前雙主炮移交。因此,從1986年一直到1992年,這兩門大炮一直放在煙臺救撈局碼頭上,這成了我們當時的一塊心病。

?????

?“濟遠艦”前雙主炮運送至劉公島鐵碼頭

??????得知“濟遠艦”主炮打撈出水,德國一家公司愿意以每門3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獲知這個消息,威海市文化委副主任錢啟民和我趕忙去到煙臺救撈局協(xié)商,經過5次協(xié)商,在對方要價150萬元的情況下,最終由中國甲午戰(zhàn)爭博物館籌集40萬元,購回兩門主炮。

??????1992年7月25日,是甲午豐島海戰(zhàn)爆發(fā)的紀念日,兩門主炮運到劉公島鐵碼頭。島上路窄、彎多、坡陡,大型機械無法正常使用。為安全搬運,我們決定用原始的鋼管枕木滾動法。當時,雇不起搬運工,島上駐軍幫了很大的忙,戰(zhàn)士們兩人一組,每兩個人拿一根鋼管協(xié)調一致地送到枕木前,滾動的鋼管載著枕木上重達20多噸的大炮一寸寸地向前挪。就這樣,歷經40多天,兩門大炮被搬到北洋海軍提督署后院。

??????中國甲午戰(zhàn)爭博物院,成重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自20世紀90年代,中國甲午戰(zhàn)爭博物館就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這里更名為中國甲午戰(zhàn)爭博物院。而現(xiàn)如今,這里已經成為國內外聞名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和甲午戰(zhàn)爭與北洋海軍史研究的學術高地。

??????

中國甲午戰(zhàn)爭博物館

??????近年來,中國甲午戰(zhàn)爭博物院還陸續(xù)增設了“歷史的選擇”等展館,還將修繕后的北洋海軍機器局、工程局、魚雷修理廠舊址改造為“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展館”。 2020年夏,國家水下考古工作在威海灣開展,陸續(xù)出水包括定遠艦鐵甲在內的文物上千件,以小口徑彈藥為主,并基本摸清了艦體殘骸的整體情況。我們正在對相關文物采取有效措施保護處理。

??????

打撈出水的速射炮及炮彈

??????如今,我雖然退休,但卻依然情系中國甲午戰(zhàn)爭博物院,心系甲午研究,感恩幫助過我們的北海海軍將士后裔、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北洋海軍提督署及其附屬建筑已恢復了百年前的樣子,大量文物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一批又一批年輕人接過接力棒,堅守在這里,為威海,為國家,為人類留住了真實而完整的北洋水師舊址和戰(zhàn)爭遺跡,這讓我非常欣慰,也非常自豪。(Hi威??蛻舳擞浾?常會會/文 姚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