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孔子思想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待,今天的中國是中國歷史的發(fā)展,應(yīng)堅持這樣的態(tài)度。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方法、采取馬克思主義的態(tài)度,對待孔子、儒學(xué)和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對社會科學(xué)工作者要提出這樣的要求。對其基本觀點要深入研究闡釋,根據(jù)國情、形勢變化的需要,界定、借鑒和揚棄。如“孝”的觀念,孝是應(yīng)該的,現(xiàn)在如何孝,如何體現(xiàn)?在現(xiàn)在社會“忠孝節(jié)義”、“仁義禮智”怎么體現(xiàn)?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也一定能夠創(chuàng)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我們不能躺在歷史的功勞簿上。中國共產(chǎn)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又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dǎo)者和發(fā)展者。要堅持古為今用,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shè),弘揚傳統(tǒng)文化最精華的東西。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作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大體經(jīng)歷了中國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兩漢經(jīng)學(xué)興盛、魏晉南北朝玄學(xué)流行、隋唐儒釋道并立、宋明理學(xué)發(fā)展等幾個歷史時期。從這綿延2000多年之久的歷史進程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樣幾個特點。一是儒家思想和中國歷史上存在的其他學(xué)說既對立又統(tǒng)一,既相互競爭又相互借鑒,雖然儒家思想長期居于主導(dǎo)地位,但始終和其他學(xué)說處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二是儒家思想和中國歷史上存在的其他學(xué)說都是與時遷移、應(yīng)物變化的,都是順應(yīng)中國社會發(fā)展和時代前進的要求而不斷發(fā)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長久的生命力。三是儒家思想和中國歷史上存在的其他學(xué)說都堅持經(jīng)世致用原則,注重發(fā)揮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對個人、社會的教化同對國家的治理結(jié)合起來,達到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目的。
       
       

第一章 君子進取之道
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卦》象)
譯文:天道運行剛強勁健,君子因此要努[力不停地奮發(fā)圖強。
解讀:這句話既是中華民族遠古祖先對客體世界的認識,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寫照。正是因為有了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才得以幾千年綿延不絕。

原文: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乾卦》象)
譯文: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yīng)像大地那樣增厚美德,以自己的最大努力,容載萬物。
解讀:大地的品格,就是以寬厚的盛德承載萬物。君子也應(yīng)該秉承大地的胸懷,厚德載物。

原文: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周易·益卦》象)
譯文:君子見善美之德,就應(yīng)傾心向往,有了過錯便馬上改正。
解讀:君子要著眼于修身之道增進自己的善行,同時及時地改正自己的過錯。

原文: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周易·升卦》象)
譯文:君子遵循美德修行之道,積小善而逐漸成就崇高而宏大的事業(yè)。
解讀:君子要進德修業(yè),既不能停滯不前,也不能急于求成,要點滴積累,循序漸進,不可一日懈怠。

原文: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孟子·告子下》)
譯文:在憂愁患害中足以使人生存,在安逸快樂中卻反會使人滅亡。
解讀:憂患中能堅定人的意志,而安樂往往讓人失去奮斗的勇氣。這是歷來仁人志士用來激勵自己的經(jīng)典名言。

原文: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譯文:厚祿高官不能動搖我的心,家貧位卑不能改變我的志向,威力相逼不能挫折我的氣節(jié)。
解讀:有了仁,有了禮,有了義,得志時與百姓一起沿著義的大道向前走,不得志時,便獨自沿著義的路走下去。富貴、貧賤、威武都不能改變。

原文: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譯文:君子心胸平靜、坦然、寬廣,小人經(jīng)常局促憂愁、悲觀。
解讀:君子性格應(yīng)是坦白率真、開朗坦然,行為光明正大、無機詐、不做作、無隱瞞,風度是泰然自得,做事心里坦然而沒有顧慮,真誠待人。而小人心態(tài)常處于憂愁擔心,面孔憂慮,憂郁煩悶,為瑣事?lián)模彀β晣@氣,遇事多傷感。

原文: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論語·泰伯》)
譯文:君子在面臨做人大節(jié)考驗的緊急關(guān)頭時,不可動搖屈服。
解讀:大節(jié),屬于個人的社會道德品質(zhì)范疇,一般是指在國家的存亡安危,以及一些大事的緊急關(guān)頭時,一個人所表現(xiàn)出的節(jié)操,特別是指國家臨難不茍的節(jié)操。

原文: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禮記·中庸》)
譯文:君子在現(xiàn)在的位置上,做他所應(yīng)該做的事,不羨慕自己本位以外的東西。
解讀:君子每時每地都要安心于自己的本職工作,應(yīng)心無旁騖。

原文:君子懷德,小人懷土。(《論語·里仁》)
譯文:君子懷念道德,小人懷念鄉(xiāng)土。
解讀:這里的“懷”作懷念、懷抱、懷藏解。由于君子懷藏的是道德,所以能以道德引導(dǎo)別人。由于小人懷念的是鄉(xiāng)土,所以關(guān)心的只是單純的穿衣吃飯,缺乏精神和文化上的追求。

原文: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禮記·大學(xué)》)
譯文:君子先要求自己具有高尚品德后再要求他人做到,自己先不做壞事,然后才能要求他人不做壞事。
解讀:君子應(yīng)首先嚴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則,正人先正己。

原文:君子戒慎乎其所不賭,恐懼乎其所不聞。君子慎其獨也。(《禮記·中庸》)
譯文:君子在無人看見的地方也要小心謹慎,在無人聽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懼敬畏。君子在獨處時要謹慎警惕。
解讀:君子無論在何種時候,無論別人看見與否,無論別人聽到與否,都要謹慎做人,帶著敬畏之心做事。人前人后言行一致。

原文: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禮記·大學(xué)》)
譯文:所謂意念真誠,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
解讀:每個人的想法誠與不誠,別人都看得一清二楚,裝模作樣沒什么益處。心里怎么想的,會顯露在外表。

原文: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禮記·大學(xué)》)
譯文:財富能使房屋華麗,德行能使人品德高尚,心胸寬廣能使體態(tài)安適。因此,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解讀:君子品行高尚,心中無愧,坦蕩處世,身體舒泰,這就是德潤身。內(nèi)心善良的外表,就體現(xiàn)為泰然處之。

原文: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
譯文:一個人不可以沒有羞恥,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真是不知羞恥呀!
解讀:羞恥之心,人皆有之。能夠為自己的羞恥感到可恥的人,是能夠改正過錯的人,是改過自新之人。

原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譯文:困頓時搞好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得志時便使天下百姓普遍地各得其所。
解讀:君子在困頓時不丟掉義,自我修養(yǎng)、自得其樂;得志時不偏離道,施恩澤于百姓,使百姓不感到失望。

原文: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論語·子張》)
譯文:君子有三種神態(tài)變化:遠遠看去他嚴肅莊重,接近時就覺得他溫和可親,聽他說話而又嚴厲不茍。
解讀:君子既有溫文爾雅的一面,也有莊重嚴厲的一面。這種態(tài)度的不同表現(xiàn),是因事、因時、因地不同而表現(xiàn)出來的。

原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譯文:讀書人不可以不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實現(xiàn)抱負的路途遙遠。
解讀:孔子最早提出“任重道遠”這一經(jīng)典名言。這里士即君子。作為君子,就要有剛健的性格和遠大的抱負。這種理想和抱負決定了他承擔的社會責任重大,實現(xiàn)這種理想和抱負的道路是很長的,因此應(yīng)該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原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學(xué)而》)
譯文:君子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解讀:一個人在社會上還未做出成績之前,還沒有成名之時,不為人們了解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君子不應(yīng)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應(yīng)該擔心的是自己是否了解別人,是否具有參與社會活動的本領(lǐng)、品行和能夠引起別人重視的才能。

原文: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論語·學(xué)而》)
譯文:當別人不了解自己時,自己也不生氣,不也是一個有道德的君子嗎?
解讀:一個人要有坦蕩的風度,當別人還不了解自己的才能和品行之時,當做出成績還沒被人承認之時,當自己被別人誤解之時,自己也不生氣,沒有怨恨情緒,這才是君子的氣度。

原文: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里仁》)
譯文:君子對于天下的事,沒有非這樣做不可的,也沒有一定不可以這樣做的,只要按照道義的要求去做就可以啦。
解讀:很多事情的處理,并不存在一成不變的固定的方式方法,怎樣解決是屬于無可無不可的,衡量的標準就在于是否符合道義的要求。

原文: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
譯文:君子關(guān)心法度,小人懷念恩惠。
解讀:這里懷為懷藏、懷念之意。君子懷藏的是法律,所以他主張治理國家要用法度。小人懷念的是恩惠,所以斤斤計較于小恩小惠。

原文: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
譯文: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
解讀:孔子是第一個破除原有的物化標準下衡量君子和小人的人。他第一個提出以道德標準區(qū)分君子和小人。之前衡量君子小人的標準為是否有社會地位,如是否貴族出身,是否做官,是否乘車馬等??鬃犹岢龅臉藴适恰皯训潞蛻淹痢薄皯研毯蛻鸦荨薄坝髁x還是喻利”等精神層面和道德層面的標準。

原文: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譯文:有德的人不會孤立,一定會有和他志同道合的人。
解讀:堅守道德道義的人,到處都會有,向往道德道義的人也會到處存在,志同道合的人也是到處都存在,堅守道德的人時刻都會有知音,不會孤單寂寞。

原文: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論語·學(xué)而》)
譯文:君子專心于基礎(chǔ)性的工作,根本樹立了,仁道也就由此而產(chǎn)生。
解讀:君子所從事的一切都應(yīng)立足于禮義道德這一根本。

原文: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
譯文: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對于我來說就像浮云一樣。
解讀:儒家提倡“安貧樂道”,孟子后來發(fā)展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重視的是堅守氣節(jié),而把富貴看得很輕。當然儒家也不排除從正道而來的富貴。

原文: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論語·述而》)
譯文:君子在做事和學(xué)習時,發(fā)奮用功,連吃飯也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愁都忘了。
解讀:這里提倡的是一種精神,做事要專心致志、發(fā)奮用功。憂愁的事對每個人的一生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以樂觀主義的態(tài)度來對待它。

原文: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論語·述而》)
譯文:沒有卻裝作有,空虛卻裝作充實,窮困卻裝作奢侈富足,這就很難做到有恒心,也難于保持一定操守。
解讀:窮困卻要表現(xiàn)豪華,內(nèi)心困頓而外表卻裝作坦然等,這些都是虛偽矯飾的做法。這是一種內(nèi)心缺乏自信的行為。這些行為都無法保持長久,也永遠培養(yǎng)不出善良的本性和堅定的意志。

原文: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論語·子罕》)
譯文:不憑空臆測,不把事情看得絕對化,不固執(zhí)己見,不唯我獨是。
解讀:這里提到的四個“勿”,都屬于思想作風方面的問題,是孔子拒絕和否定的東西。四字表達的都是從言到行的理論倡導(dǎo),沒有明確界定的概念。如“勿我”,就是說“不要唯我獨是”,即不搞唯我主義。但生活中,該有我的地方和時候依舊要有我的存在。何時有我、何地有我,此處沒具體說。我們應(yīng)從積極方面理解,不要僵化地理解這四個字。

原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論語·子罕》)
譯文:有君子住的地方,沒什么閉塞偏僻可言的了。
解讀:“九夷”即“淮夷”,商周時期散居于淮、泗之間,北與齊、魯接壤,與中原相比,屬偏僻狹小之地,文化相對落后??鬃酉氚岬綎|方的九夷部族去住,有的人對他說“那地方偏僻閉塞,是一個文化落后的地方,不適宜你去住?!笨鬃诱J為,對于有追求、有理想、有信念的人來說,物質(zhì)和環(huán)境的好壞是次要的,到哪里都能堅守自己的信念。

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譯文:孔子在川流不息的河邊上感嘆地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地流去?!?/span>
解讀:雖然是感嘆歲月的無情流逝,但實質(zhì)上是孔子勉勵人們不要枉費和虛度年華。

原文: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論語·子罕》)
譯文:對于嚴肅而合乎原則的話,能不聽嗎?可貴的是,聽了以后,能夠改正自己的不足。
解讀:對正言規(guī)勸,要照著去改正錯誤;對恭維贊揚,要探究一下對方的真實意圖。孔子提出的這兩個問題,對于我們正確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是有所啟發(fā)的。

原文: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譯文:到了大寒季節(ji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葉的。
解讀:贊美松柏的語句,在孔子以前便有。但是,松柏能和名言連在一起,并賦予豐厚優(yōu)美的正能量,包含著很深的哲理,是孔子的功勞。在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中,既考驗一個人的品格,也能極大的鼓舞人們的堅強信念。

原文: 君子不憂不懼。(《論語·顏淵》)
譯文: 君子不憂愁,不恐懼。
解讀:人有遠慮,就沒有近憂。由于君子心胸坦蕩、寬闊、遠大,因此他就沒有什么可憂愁、可怕的了。

原文:巽(xùn)與之言,能無說乎?繹(yì)之為貴。(《論語·子罕》)
譯文: 恭順贊許的話,聽了能不高興嗎?可貴的是,能夠進一步探究這種恭維的真實意思。
解讀:恭維贊揚的話,好聽順耳,是人人都喜歡的。但重要的在于說恭維話的人的目的是什么?要表達的是什么意思?對恭維話要保持清醒頭腦。

原文: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論語·顏淵》)
譯文:君子嚴肅謹慎而沒有過失,對人恭敬而有禮節(jié),那么,天下四海之內(nèi)就都是兄弟啦。
解讀:“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這一名言,在孔子看來是有前提條件的,即君子要做到謹慎無過失,恭敬有禮節(jié)。

原文:主忠信,徙義,崇德也。(《論語·顏淵》)
譯文:君子堅守以忠實誠信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乎道義,這就是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
解讀:忠實、誠信、講道義是君子修養(yǎng)的重要內(nèi)容。

原文: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論語·顏淵》)
譯文:喜愛他的時候就希望他長壽,厭惡他的時候就巴不得他馬上去死;既要他長壽,又要他短命,這就是迷惑。
解讀:君子不主張對人的絕對化態(tài)度。對一個人有好印象,就把人看得絕對好,對一個人印象不好,就把人看成絕對的壞,并在感情上有所取舍。這種人的思想方法和認識論都有失偏頗。

原文: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論語·子罕》)
譯文:只是高興而不去推究其真意,只是表示聽從而不改正錯誤,那我對他就沒辦法啦。
解讀:君子反對滿足于表象的了解,主張對問題深入研究。更反對那種表面上聽從,而實際上仍然我行我素的陽奉陰違做法。

原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譯文: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成全別人的壞事。
解讀:“成人之美”是一副好心腸的話語,影響了中國古代的很多人。這種好心腸是超經(jīng)濟超地位的,是不計回報不計利益的。但不能無原則地一味隱惡揚善。不成全壞事是對的,但更重要的是不能隱瞞壞事。

原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譯文:君子能取長補短,協(xié)調(diào)各種不同意見,以達到和諧,但絕不是茍且求同,也不盲從附和;小人則只是茍且求同,卻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見。
解讀:不同事物和諧地配合叫做和,如烹飪是五味相和,音樂是五音相諧。同樣的東西湊在一起叫做同,如一碗水加在一桶水里。同則沒有五味的差別,也沒有五音的差別。和與同是相對立的兩個概念。和就是使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意見達到和諧、協(xié)調(diào)。力求和諧與和諧的破壞,是事物發(fā)展中的兩種狀態(tài),對事物的發(fā)展都是重要的。我們要力求和諧、團結(jié)、穩(wěn)定,達到“和而不同”,而不是盲從附和。

原文: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子路》)
譯文:君子寬厚安詳舒泰而不驕傲,小人驕傲凌人而不寬厚安詳。
解讀:寬厚和驕傲,也是衡量君子小人行為的外在標準。

原文:君子上達,小人下達。(《論語·憲問》)
譯文:君子追求的是向上通達,小人追求的是向下通達。
解讀:此處“上達”“下達”的具體內(nèi)容,可解釋為上達于仁義、下達于財利;上達于道德、下達于器,即農(nóng)工商各行各業(yè);上達于長進向上,下達于沉淪向下。無論何種含義,君子與小人是根本不同的。

原文: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
譯文:有人說:“用恩德來報答怨恨,怎么樣?”孔子說:“那又用什么來報答恩德呢?應(yīng)該是用正直來報答怨恨,用恩德來報答恩德?!?/span>
解讀:“以直報怨”與“不念舊惡”有相似之處。不以舊怨而改變自己的公平,也就是堅持了正直,即以直抱怨。在沒有根本利害沖突的社會里和人們之間,這是達到人與人之間和諧的好辦法。但是,在存在激烈利害沖突的社會里,離開現(xiàn)實利益去片面強調(diào)不念舊惡、以直報怨,結(jié)果適得其反。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譯文: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加給別人。
解讀:這是子貢向孔子提問問題的答復(fù)。子貢問孔子“能有一個字竟可以終身實行的嗎?”孔子回答說“大概就是恕字了”,并且解釋了“恕”的意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可解釋為將心比心。這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將心比心而言,你不要的東西,就不要加給別人了。這句話是孔子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名言,古今中外影響很大。

原文:君子義以為上。(《論語·陽貨》)
譯文:君子把義當作最為崇尚的。
解讀:義在儒家地位崇高,它是德的重要方面,也是實踐德的正義行為。

原文: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陽貨》)
譯文:君子有勇而無義就要作亂,小人有勇而無義就會盜竊。
解讀:君子有勇與小人有勇、君子勇而無義與小人勇而無義,是有區(qū)別的。

原文:惡稱人之惡者。(《論語·陽貨》)
譯文:君子厭惡宣揚別人壞處的人。
解讀:君子不輕易談?wù)搫e人的過錯,這是由他的修養(yǎng)決定的。

原文:惡居下而訕上者。(《論語·陽貨》)
譯文:君子厭惡身居下位而誹謗上級的人。
解讀:君子反對以下犯上。

原文:惡勇而無禮者。(《論語·陽貨》)
譯文:君子厭惡勇敢而無禮的人。
解讀:勇敢而無禮的人并不是仁人,也不是君子。這種勇是小人之勇。

原文:惡果敢而窒者。(《論語·陽貨》)
譯文:君子厭惡果敢而頑固不通、執(zhí)拗到底的人。
解讀:雖然果敢,但不通事理,是君子歷來所反對的。君子提倡靈活和有權(quán)變的人。

原文:惡繳而以為知者。(《論語·陽貨》)
譯文:君子厭惡偷襲別人成績而又自以為聰明的人。
解讀:君子反對作弊和耍小聰明的人。

原文:惡不孫以為勇者。(《論語·陽貨》)
譯文:君子厭惡毫不謙虛卻自以為勇敢的人。
解讀:不謙虛和勇敢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不謙虛誤認為是勇敢。

原文:惡訐以為直者。(《論語·陽貨》)
譯文:君子厭惡把揭發(fā)和攻擊別人的短處自以為直率的人。
解讀:揭發(fā)和攻擊別人的短處是修養(yǎng)差的表現(xiàn)。不能把攻擊別人誤認為是勇敢。

原文: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論語·微子》)
譯文:君子不降低自己的志向和氣節(jié),不辱沒自己的身份和良心。
解讀:這句話是孔子贊揚商代遺民伯夷和叔齊的,稱他們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保持著自己的高風亮節(jié)。這反映了君子對個人獨立人格的重視。

原文: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論語·微子》)
譯文:君子說話合乎倫理,行為經(jīng)過思慮,那也不過如此罷了。
解讀:儒家對君子行為的要求,既要審慎地思考后做出決定,行為又要符合倫理。這樣便能做到行為廉潔,便可以達到孔子所講的“無可無不可”的境界。

原文: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于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論語·子張》)
譯文:別人的所謂賢德,好比是丘陵,還是可以超越過去的;孔子好比是日月,是不可以超越的。雖然有人想要橫絕超越太陽和月亮,對日月又有什么損害呢?只是說明他不自量而已。
解讀:這是孔子的弟子子貢對孔子的贊揚。他真實地反映了孔子思想的偉大和深邃。

原文: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論語·子張》)
譯文:君子的一句話就可以表明他是明智的人,一句話也可以表明他是無知的人,說話不可以不慎重。
解讀:君子說話應(yīng)該謹慎,因為他是眾人的表率,言行對別人都具有導(dǎo)向作用。

原文: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論語·子張》)
譯文:教百姓立身于禮節(jié),百姓就能立;引導(dǎo)百姓,百姓就會跟著你行動;安撫百姓,百姓就來歸附;動員百姓,百姓就會同心協(xié)力。
解讀:君子講的立,就是知禮而立。安身立命必須立足于禮節(jié)禮儀的要求。

原文:其生也榮,其死也哀。(《論語·子張》)
譯文:君子活著,百姓都親近和尊敬他,死了以后,百姓都為他哀痛。
解讀:這也就是所謂君子“生的光榮”,死后仍活在人們心中,流芳百世。

原文: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論語·堯曰》)
譯文:不懂得禮節(jié)禮儀,就無法立身處世;不善于分析別人言論的是非善惡,就無法了解人。
解讀:君子把禮的地位和作用看得很高,對一個人的了解是通過言和行知道的。君子反對不知禮和不知言。

原文: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論語·雍也》)
譯文:君子可以前去救援別人,卻不可陷害他;可以欺負他,但不可以愚弄他。
解讀:君子的見義勇為行為,不應(yīng)該受到誣陷,更不應(yīng)該受到欺負和欺騙。


第二章 君子育人之道
原文:君子以振民育德。(《周易·蠱卦》象)
譯文:君子能以德教振奮百姓,培育美德。
解讀:君子要努力培育人們的美德,鼓舞振奮人心,重新煥發(fā)活力。

原文:君子進德修業(yè),欲及時也。故無咎。(《周易·乾卦》文言)
譯文:君子要在品行上進步、事業(yè)上取得成功,應(yīng)抓住時機,順勢而動。這樣就沒什么過錯了。
解讀:修行先要修德,做事不脫離大眾,抓緊機遇,就不會有危害。

原文: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周易·坎卦》象)
譯文:君子長久保持美德,從事教化育人的事業(yè)。
解讀:君子應(yīng)于平常不斷修行積德練習本領(lǐng),以教育人為自己的事業(yè)。

原文:君子以朋友講習。(《周易·兌卦》象)
譯文:君子匯集朋友,一起來互相討論學(xué)習。
解讀:朋友之間彼此影響,互相切磋就充滿了喜悅。

原文: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禮記·中庸》)
譯文:只有天下最真誠的人,才能充分發(fā)揮天賦的本性。
解讀:強調(diào)一個人品行的修養(yǎng)至關(guān)重要,它是發(fā)掘天賦的必要條件。

原文:教者必以正。(《孟子·離婁上》)
譯文:執(zhí)教的人,一定要用正理正道去教育人。
解讀:受教者是一張白紙,執(zhí)教人手持墨筆,是畫下最新最美的圖畫,還是涂鴉了事。主動權(quán)在執(zhí)教人。執(zhí)教人是教育人的,應(yīng)以正能量教育人。

原文:君子學(xué)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乾卦》文言)
譯文:君子通過學(xué)習積累知識,通過質(zhì)疑問難來辨明問題,以寬厚待人與人相處,以仁愛仁德之心實踐行動。
解讀:這里強調(diào)的是勤學(xué)勤問、知識日積月累,寬厚仁義待人。行動勝于言語。

原文: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孟子·盡心上》)
譯文: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種:有像及時雨那樣化育萬物的,有幫助培養(yǎng)成優(yōu)良品德的,有發(fā)展特有才干使之成材的,有解答學(xué)生提出疑難問題的,有以自身品行影響不能登門受業(yè)的人自學(xué)成才的。
解讀:教育的方式有多種,但目標是一致的。耐心、循循善誘,品行培養(yǎng),個性教育,質(zhì)疑問難,激勵社會學(xué)子成才。

原文: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禮記·大學(xué)》)
譯文:君子所有的高尚品德,一定要忠誠踏實才可以獲得,驕縱放肆便會失去。
解讀:只有具備忠誠踏實的態(tài)度,才會使自己的品德高尚起來,盛氣凌人、驕縱放肆只能失去高尚品德。

原文:學(xué)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譯文:做學(xué)問的要領(lǐng)沒有別的,只不過將已喪失的良心找回來罷了。
解讀:人有了良心,就志氣清明、義理清晰,便會學(xué)得好;人的良心一旦喪失,就會昏昧懶散,雖然在學(xué),最終仍是無所收獲。

原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禮記·中庸》)
譯文:用寬容溫柔的態(tài)度去教化人,對無理的行為不施報復(fù)。君子就屬于這一類。
解讀:孔子這里解釋的是南方人“強大”的含義,認為南方人的“強大”含義就是君子的“強大”的含義 。但君子是不分南北的。這是君子式的“強大”內(nèi)涵。

原文:致知在格物。(《禮記·大學(xué)》)
譯文:獲取知識的途徑在于追究事理。
解讀:追究事物的終極所有的道理,自然就獲得了知識。

原文:有弗學(xué),學(xué)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禮記·中庸》)
譯文:有不曾學(xué)過的知識,學(xué)習了還不能通曉,就不放棄;有不曾問過的疑問,問了還不明白,就不放棄;有不曾思考過的問題,思考了還不得其解,就不放棄;有不曾辨別的問題,辨別了還不明晰,就不放棄;有不曾實行過的善道,實行了還不踏實,就不放棄。
解讀:做任何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做到底,做到成功。

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譯文:對于任何學(xué)問和事業(yè),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解讀:此段話中,沒有說明知之、好之、樂之所指的具體內(nèi)容,一般來說指的是儒家經(jīng)典、仁義道德之類的內(nèi)容?,F(xiàn)代教學(xué)論中也有“好學(xué)不如樂學(xué)”之說,只有對所學(xué)的東西感興趣,學(xué)習起來有樂趣,才能學(xué)得好。

原文: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禮記·中庸》)
譯文:別人一次能做到的,我用百倍的功夫;別人十次能做到的,我用千倍的功夫。如果真能這樣做,即使愚笨也會變聰明,即使柔弱也會變得剛強。
解讀:勤能補拙對一個人而言,聰明和愚笨沒有鴻溝差別,在于是否努力用功。

原文: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
譯文:智力和智商在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xué)問;智力智商在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xué)問。
解讀:此處“中人以上”、“中人以下”沒提到所指是什么。這段話的核心和重要意義在于,孔子對不同的人,實施不同的教育,即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對人類教育的重大理論貢獻。

原文:三思而后行。(《論語·公冶長》)
譯文:遇事要考慮多次,然后才行動。
解讀:此處的“三思”,不一定確指三次,應(yīng)指的是多次,即反復(fù)思考。

原文: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禮記·中庸》)
譯文:由真誠達到明曉事理,這叫做天性。由明曉事理達到真誠,這叫做教化。真誠就會明曉事理,明曉事理就會真誠。
解讀:真誠是品行,明曉事理為知識和能力,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原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jīng)·衛(wèi)風·淇奧》)
譯文:學(xué)習和討論問題,就像加工象牙、角、骨、玉石那樣切呀、磋呀、琢呀、磨呀。
解讀:此話出自《詩經(jīng)·衛(wèi)風·淇奧》,孔子把它應(yīng)用于學(xué)習過程中,形象地比喻為互相探討研究,這是一個創(chuàng)造。切磋、琢磨二詞,因此成為后世學(xué)者之間探討學(xué)問的代名詞。

原文:博學(xué)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論語·顏淵》)
譯文:君子廣泛地學(xué)習文獻知識,并以禮節(jié)禮儀來約束自己,下屬也就不至于離經(jīng)叛道了。
解讀:這里很清楚地表明,孔子教育思想的目的就是要用禮樂文明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

原文: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譯文:應(yīng)該默默地在心里記住所學(xué)的知識,努力學(xué)習而不厭倦,教導(dǎo)別人而不知疲倦。
解讀:孔子在此提出了對待教育與學(xué)習兩個方面的應(yīng)有態(tài)度。為學(xué)者應(yīng)學(xué)而不厭;為教者應(yīng)誨人不倦。更重要的是,這里還滲透著一個思想,即無論是教者,或者是學(xué)者,在同一個人身上,同時都兼有學(xué)習和教育別人的責任和義務(wù)。

原文:為之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譯文:君子應(yīng)不厭煩地去做,不疲倦地去教人。
解讀:這里提出的是教與做的關(guān)系。無論是做還是教,都應(yīng)該勤奮勤敏、不厭倦。

原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悔焉。(《論語·述而》)
譯文:對于能夠達到自理的兒童,我從沒有不給他以教誨的。
解讀:這句話傳統(tǒng)的解釋是,束脩為薄禮,只要自己拿著十條干肉為禮來見我,我從沒有不給他以教誨的?!笆憽庇挚梢岳斫獬墒l(fā),年齡大致在十五歲,孔子自己曾說十五立志于學(xué),這個年齡的孩子生活能自理了,就可以進學(xué)堂接受教育了。無論何種解釋都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孔子的誨人不倦精神,二是孔子超時代的有教無類教育思想。

原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必定要先準備好他的工具。
解讀:這里是一個比喻,君子要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成就自己的事業(yè),必須先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掌握治世的知識和能力。

原文:不憤不啟,不悱(fěi)不發(fā)。(《論語·述而》)
譯文:不到他努力想弄清楚而又弄不清楚之時,不要去開導(dǎo)他;不到他特別想說而又表達不出來之時,不要去啟發(fā)他。
解讀:這里孔子提出了教育心理學(xué)方面的一個嶄新教育思想,即啟發(fā)式教學(xué),這就是發(fā)展到今天仍在運用的啟發(fā)式教學(xué)理論。啟發(fā)式教學(xué)的核心是:學(xué)生經(jīng)過思考努力想弄通而又弄不通之時,學(xué)生努力想表達而又說不出來之時,在這兩種心理接受的關(guān)鍵時刻,教師不失時機給以啟發(fā)開導(dǎo)。這種教育教學(xué)方法已成為現(xiàn)今教育教學(xué)思想的重要理論之一。

原文: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后倦焉,譬諸草木,區(qū)以別矣。(《論語·子張》)
譯文:君子的道義道理,哪些先傳授,哪些后教誨,就和草木一樣,都是分類區(qū)別的。
解讀:這里提出了兩個思想,一個是根本的重要知識和一些生活中的常識都是知識,都要學(xué)習;二是先學(xué)什么,后學(xué)什么,是要分類進行教學(xué)的。這是孔子最早提出的分類教學(xué)理論。

原文: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論語·述而》)
譯文:學(xué)生學(xué)到了某一知識,但不能夠舉一反三之時,就不要再教他新知識了。
解讀:“舉一反三”是孔子最早提出的教育教學(xué)經(jīng)典名言。這里孔子提出了教育心理學(xué)中另一個重要思想,即教育發(fā)散思維理論。其核心是經(jīng)教師的傳授和訓(xùn)練,學(xué)生能對老師所講舉一反三,培養(yǎng)學(xué)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和思維發(fā)散能力。

原文: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論語·學(xué)而》)
譯文: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求安逸,對工作勤快敏捷,說話卻很謹慎,又能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糾正自己的過錯,這就可以成為好學(xué)的了。
解讀:這里表達了兩個意思,一是孔子對君子物質(zhì)生活態(tài)度方面的要求,與孔子的安貧樂道,把富貴看作是浮云一樣,君子應(yīng)該致力于精神和文化上的追求;二是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又成為后世養(yǎng)生保養(yǎng)的經(jīng)典方式之一,即吃飯“七分飽”等??鬃釉诖颂岢龊脤W(xué)的三條標準,即不苛求物質(zhì)生活的享受,做事勤快而說話謹慎,求得有道德的人的幫助。

原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
譯文:我不是生來就知道知識和道理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化,并且能夠勤奮地去不斷追求的人。
解讀:孔子在這里明確否認自己是生而知之者。由此可以證明,孔子在另外篇章里所說的“生而知之”,不是指的天生就明白事理,而是指的高智商,高智商是先天就存在的。有了高智商的前提條件,再加上后天的愛好和勤學(xué),才可以成才。

原文: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譯文:幾個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會有作我的老師的人,我選擇他的善良的品德和優(yōu)秀的長處而學(xué)習;對于他的缺點和不好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
解讀:“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這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經(jīng)典名言。說明同行之人,無論他是善人或者是不善之人,都可以為我的老師,這里邊包含著深刻的哲學(xué)道理。一個人同時存在優(yōu)點和缺點,同時存在著長處和短處,同時存在著善與不善。他的善、優(yōu)點、長處就是我們應(yīng)學(xué)習的,而他的不善、短處、缺點,也從反面給我們提供借鑒。

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
譯文:孔子以四項內(nèi)容教育學(xué)生:歷史文獻知識,品行修養(yǎng),忠信誠樸,以信任交朋友。
解讀:知識學(xué)習和品行的修養(yǎng)、道德的培養(yǎng)相結(jié)合,德育、智育同時并舉。

原文: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論語·泰伯》)
譯文:君子自己有學(xué)問和才能,卻能夠向沒有學(xué)問和才能的人請教;自己知識多卻向知識較少的人學(xué)習;有學(xué)問,但看起來卻好像沒學(xué)問;知識很充實,但卻好像很空虛;受到別人的冒犯也不去計較。
解讀:這是曾子對孔子“不恥下問”思想的進一步表述。從中可知,不恥下問的對象,不僅僅是指向地位低下的人請教,而且還包含著向知識少于自己的人請教,向才能不如自己的人請教,這是一個博大的胸懷。它的前提條件是“有若無,實若虛”,始終保持謙虛不自滿的態(tài)度。

原文:學(xué)猶不及,猶恐失之。(《論語·泰伯》)
譯文:君子學(xué)習總是像老趕不上別人一樣,還擔心學(xué)到的東西會丟失。
解讀:這句話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了孔子學(xué)而不厭的精神和求知的迫切心情。

原文:吾少也賤,故能多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論語·子罕》)
譯文:我小時候也貧賤,因此學(xué)會很多卑賤的技藝,真正的君子會有這樣多嗎?不會多的。
解讀:這里說明了兩個道理,一是實踐出真知,孔子年齡很小的時候就干各種雜活,學(xué)習了很多技能和技藝;二是地位卑賤往往是人生取得大成就的寶貴財富。當樊遲向孔子說想學(xué)種菜種莊稼,孔子并未說自己不會,只是說自己不如老農(nóng)、老圃。孔子能成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大學(xué)問家,與他少年時的卑賤經(jīng)歷密不可分??鬃诱J為君子多能就是這樣得來的。

原文:語之而不惰。(《論語·子罕》)
譯文:聽課時認真、聚精會神、毫不懈怠。
解讀:孔子認為,上課認真聽講,對學(xué)生來說是學(xué)習知識最為關(guān)鍵的一步。

原文: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季氏》)
譯文:時間一天天過去啦,年歲是不等人的。
解讀:一寸光陰一寸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要虛度年華。

原文:叩其兩端而竭。(《論語·子罕》)
譯文:應(yīng)該通過對事物正反兩個方面的親身探索、了解,而求得問題的解決。
解讀:“叩其兩端而竭”中的叩,是叩問、了解、盤問的意思。兩端指事物的前后、始終、本末、上下、內(nèi)外、粗細等表現(xiàn),即事物的正反兩個極端。通過對事物正反兩個極端的了解,來把握事物的本質(zhì),求得問題的解決。這是一種積極的思想方法。它體現(xiàn)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原文: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論語·子罕》)
譯文:(對孔子的學(xué)問) 我抬頭仰望,越看越高;我努力鉆研,越鉆研越覺得不可窮盡;看著它似乎在前面,忽而又覺得在它后面。老師善于一步步地有順序地誘導(dǎo)我們學(xué)習,用文獻知識來充實我們,用禮儀禮節(jié)來約束我們的言行,使我們想停止學(xué)習都不可能。
解讀:“循循善誘”是孔子最早提出和實踐的教育經(jīng)典名言。這段話贊美了孔子的學(xué)問、道德高深不可窮盡,感嘆孔子教學(xué)方法的完美,也是顏淵對治學(xué)和修養(yǎng)的感受。

原文: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論語·子罕》)
譯文:莊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開花的情形是有的,吐穗開花而不凝漿結(jié)粒的也是有的。
解讀:把學(xué)生比喻為幼苗,是孔子最早提出來的,教學(xué)就好像培育幼苗一樣。本句以優(yōu)美形象的語言,激勵人們要立志成才。

原文: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論語·泰伯》)
譯文:像面臨著深淵,像行走在薄冰之上,從此以后,我知道怎樣可以免于刑戮了。
解讀:這是曾子通過引用《詩經(jīng)·小雅·小旻》中的詩句,表明君子處世應(yīng)該抱著認真、謹慎的態(tài)度,“君子懷刑”,心中有法律觀念,知道怎樣做才能順應(yīng)社會。

原文: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論語·子罕》)
譯文:年輕人值得敬畏,怎么知道未來的人就不如我們現(xiàn)代人呢。
解讀:“后生可畏”是孔子的經(jīng)典名言??鬃酉嘈拍贻p人能夠超過前輩。他曾說過一個人如果到了四十、五十還默默無聞,那他就沒什么可敬畏的了。說明他對青年和青年時期教育的重視。

原文: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后進于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論語·先進》)
譯文:孔子認為,先學(xué)習禮樂而后做官的人,是平民百姓;先當了官再學(xué)習禮樂的人,是原來就有爵位的傳統(tǒng)意義上的君子。如果要選用人才,我主張就選用先學(xué)習禮樂而后做官的人。
解讀:究竟是先學(xué)習禮樂后做官,還是先做官后學(xué)習禮樂,哪一種情況更好些,孔子在先做和先學(xué)兩種態(tài)度中,主張先學(xué)。學(xué)了以后,優(yōu)秀的就做官,即“學(xué)而優(yōu)則仕”。因為當時的卿大夫子弟都是先世襲了父輩和兄長的爵位、官位后,再學(xué)點禮樂,成了“君子”。這就往往出現(xiàn)學(xué)得不好的現(xiàn)象。因此,孔子寧可選取平民百姓先來學(xué)習禮樂,然后再做官??鬃釉诖颂岢隽酥塾诙Y樂文明的培養(yǎng)人和選官的制度。

原文:善人之道,不踐跡,亦不入于室。(《論語·先進》)
譯文:善人的行為,是不踩著別人的腳印走,譯文:愛一個人,能不叫他勤勞嗎?忠誠于他,能不教誨他嗎?但學(xué)問修養(yǎng)也不能到家,不能達到精深。
解讀:這是孔子回答子張問善人之道的問題提出的。君子應(yīng)該有獨創(chuàng)精神,走自己的路。但是學(xué)習別人的成功經(jīng)驗和吸取別人的已有成果,來充實自己,也是一個人成長中必不可少的。

原文:愛之,能無勞乎?忠焉,能勿誨乎?(《論語·憲問》)
譯文:愛一個人,能不叫他勤勞嗎?忠誠于他,能不教誨他嗎?
解讀:這句話,孔子不僅僅是對學(xué)生而言,也應(yīng)看做是對所有的平民而言。君子愛人,不是溺愛,而是有導(dǎo)向的愛。真正的愛,是有利于學(xué)生和子弟身心健康,使之都能得到健康發(fā)展的愛。

原文:有教無類。(《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人人都可以享有教育,而不分人是什么類別。
解讀:春秋之前,教育只限于貴族階層,即“學(xué)在官府”。春秋時教育文化下移,突破了只有貴族階層才能享受教育的特權(quán)??鬃拥膶W(xué)生既有出身社會下層貧賤子弟,也有大夫階層,也有父兄表現(xiàn)不好、犯上作亂的,孔子對他們都給以平等的教育。孔子倡導(dǎo)的私學(xué)和有教無類思想,打破了“學(xué)在官府”秩序,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重大創(chuàng)造,同時對中國士階層的形成都有直接的影響。

原文:辭達而已矣。(《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言辭,只要能表達意思就可以了。
解讀:這里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寫作原則,即辭以達意??鬃硬⒉皇遣灰牟?,也不是不要語言的藝術(shù)性。在文采和達意兩個方面中,它們都應(yīng)該是為了表達主題思想服務(wù)的。但文采不能超過或掩蓋了達意,更不要巧言裝飾。孔子自己就多次主張“不學(xué)詩無以言”、“文質(zhì)彬彬”,他的很多話就帶有很高的藝術(shù)性。

原文: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gǔ)。(《論語·季氏》)
譯文:陪著君子說話容易犯三種過失:還沒問到你的時侯就說,這叫急躁;已經(jīng)問到你了還不說,這叫隱瞞;不先看君子的臉色便貿(mào)然開口,這叫瞎了眼。
解讀:這里告誡人們,特別是學(xué)生應(yīng)該避免急躁、隱瞞、盲目。

原文: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
譯文:君子有三件事值得警惕和戒除:年輕的時候,血氣未定,要戒除的是迷戀女色;到了壯年的時候,血氣方剛,要戒除的是好斗;到了老年,血氣已經(jīng)衰了,要戒除的是貪得無厭。
解讀:這是孔子關(guān)于人生成長教育的著名三段論??鬃影凑杖嗽谏倌辍涯?、老年三個不同年齡段上的不同特點,分別提出君子修養(yǎng)的重點,說明了孔子對于道德修養(yǎng)已有較為具體的研究。同時,這段話也是孔子對人生保養(yǎng)和養(yǎng)生的深刻體會。

原文: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
譯文:孔子認為,生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學(xué)習以后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遇到了困難再去學(xué)習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難還不學(xué)習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了。
解讀:這是孔子為強調(diào)學(xué)習的重要性與主動性而進行的劃分,并非專就智商而言。在孔子看來,學(xué)習的勤奮與悟性同等重要,只是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體現(xiàn)。

原文: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
譯文: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生活環(huán)境不同習俗相差就遠了。
解讀:這里孔子對人的本性的說法是比較合理的。后世出現(xiàn)孟子的性善論,主張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荀子的性惡論主張人的本性是惡的;董仲舒性三品(善惡中)說等,都是對孔子言論的不同理解。但有一點是相同的,習俗與實踐密不可分。

原文:君子學(xué)道則愛人,小人學(xué)道則易使也。(《論語·陽貨》)
譯文:君子學(xué)了道就能愛人,小人學(xué)了道就容易聽指揮。
解讀:這段話說明了教育教化對人的作用,也說明了教育教化在孔子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君子小人都學(xué)道,但獲得的成果,有層次上的差別。

原文: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ā墩撜Z·陽貨》)
譯文:整天吃飽了飯,什么心思也不用,這真是難辦得很呀。
解讀:這段話說明孔子極力反對“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整天吃飽了飯不干事,也不用頭腦想問題,對人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鬃蛹忍岢隽饲谒伎嫉膯栴},其實也提出了一個養(yǎng)生學(xué)的問題。

原文: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
譯文: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四處傳播,這是應(yīng)該革除的作風。
解讀:“道聽途說”一語,是孔子所反對的、最早表述的經(jīng)典名言。孔子把“道聽途說”的壞處提高到背棄道德的層面,可見他對“道聽途說”的厭惡。

原文:學(xué)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xué)而》)
譯文:學(xué)了以后又按一定的時間溫習和實踐,不是很愉快嗎?
解讀:這里一方面強調(diào)的是“習”,它包含對已學(xué)知識的復(fù)習、練習、演習和實習。另一方面強調(diào)的是樂學(xué),好學(xué)不如樂學(xué)。有興趣,學(xué)習的積極性才會持久。

原文: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譯文:能從溫習已學(xué)過的知識中,又有了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就可以當老師了。
解讀:能夠舉一反三,能在復(fù)習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能提出新的見解和體會,這是老師應(yīng)該具備的條件。

原文: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譯文: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樣,(只有某種特定的用途)。
解讀:各種器具都有特定和專門的用途,這種特定器具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技能技藝。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學(xué)了什么手藝,當了什么工種,就成為某行業(yè)的有用之人。但君子不是。君子不應(yīng)像器具那樣,只具有某種特定的功能。君子應(yīng)該博學(xué)多才,不能僅僅局限于某一專門知識或技能。

原文: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為政》)
譯文:只學(xué)習而不加以思考,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效;只空想而不學(xué)習,就會因疑惑而走入歧途。
解讀:孔子在此提出了學(xué)習和思考的辯證關(guān)系。指出光學(xué)習不思考的不良后果,也指出了只思考而不學(xué)習的弊病。他主張在學(xué)習中應(yīng)該學(xué)習和思考相結(jié)合。

原文: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譯文:勤敏好學(xué),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為恥。
解讀:“不恥下問”,是孔子的經(jīng)典至理名言。他指出了一個人對待學(xué)習的基本態(tài)度就是要不恥下問。沒有不恥下問的精神,就不是真正的好學(xué),也不可能在學(xué)習上不斷進步。

原文: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譯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呀。
解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是孔子最早提出的、流傳兩千多年膾炙人口的至理經(jīng)典名言。什么是知,什么是不知,這既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又是一個深刻而發(fā)人深思的問題??鬃訉Υ诉M行了精辟的解釋,反映了孔子對知識實事求是的老實態(tài)度。它歷來就是所有好學(xué)之人的座右銘。

原文: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論語·述而》)
譯文:廣泛地多聽聽,選擇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觀察,全記在心里。
解讀:孔子反對在還不懂時就去進行制作,他主張對自己所不知道的應(yīng)該多聞、多見,努力學(xué)習,這就是他曾說的“學(xué)而知之”。

原文:不怨天,不尤人。下學(xué)而上達。(《論語·憲問》)
譯文:不怨恨天,不責怪別人,在下位的時候要學(xué)而不厭,在上位的時候要求得聞達。
解讀:“怨天尤人”是孔子所反對的一句經(jīng)典名言。一個人的發(fā)展,不能單純強調(diào)客觀,主觀努力是最重要的。

原文: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孔子認為,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思索,結(jié)果沒有益處,不如去學(xué)習。
解讀:孔子在思與學(xué)二者中,強調(diào)了學(xué)的重要性,當反復(fù)思索無結(jié)果之時,說明學(xué)得不透徹,就應(yīng)該馬上再學(xué)習。這句話是對“思而不學(xué)則殆”的發(fā)揮。

原文:君子謀道不謀食。(《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君子謀求道德學(xué)問,不謀求個人生計。
解讀:社會分工不同,君子是通過學(xué)習道德學(xué)問,以便將來管理社會。道德學(xué)問精通了,不用擔心穿衣吃飯問題。由于他謀求學(xué)道,一心不能二用,所以就不能同時又去謀求穿衣吃飯。另一層意思是,君子對吃飯穿衣不太講究,不用刻意追求。

原文: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君子擔心的是道德學(xué)問,不擔心貧窮。
解讀:這句與上句意思有點相近。一是君子關(guān)注的主要問題是道德學(xué)問,無暇關(guān)注生活環(huán)境的好與壞。二是君子學(xué)好了道德學(xué)問,貧窮問題自然可以得到解決,無須過于擔心。

原文:好仁不好學(xué),其蔽也愚。(《論語·陽貨》)
譯文:愛好仁而不愛好學(xué)習,其弊病是容易受人愚弄。
解讀:好仁是好事,但只是好仁而不愛好學(xué)習,這種好仁也可轉(zhuǎn)化為弊病。強調(diào)學(xué)習的重要性。

原文:好知不好學(xué),其蔽也蕩。(《論語·陽貨》)
譯文:愛好智慧而不愛好學(xué)習,其弊病是好高騖遠而沒有基礎(chǔ)。
解讀:愛好智慧是好事,但只是愛好智慧而不愛學(xué)習,這種好智也可轉(zhuǎn)化為弊病的。強調(diào)學(xué)習的重要性。

原文:好信不好學(xué),其蔽也賊。(《論語·陽貨》)
譯文:重視誠信而不愛好學(xué)習,其弊病是會被受到傷害。
解讀:重視誠信是好事,但只是重視誠信而不愛好學(xué)習,誠信也會轉(zhuǎn)化為弊病的。強調(diào)學(xué)習的重要性。

原文:好直不好學(xué),其蔽也絞。(《論語·陽貨》)
譯文:重視直率而不愛好學(xué)習,其弊病是往往而糾纏不清。
解讀:重視直率是好事,但只是重視直率而不愛好學(xué)習,直率也可轉(zhuǎn)化為弊病的。強調(diào)學(xué)習的重要性。

原文:好勇不好學(xué),其蔽也亂。(《論語·陽貨》)
譯文:愛好勇敢而不愛好學(xué)習,其弊病是可能會犯上作亂。
解讀:愛好勇敢是好事,但只是愛好勇敢而不愛好學(xué)習,勇敢也可轉(zhuǎn)化為弊病的。強調(diào)學(xué)習的重要性。

原文:好剛不好學(xué),其蔽也狂。(《論語·陽貨》)
譯文:愛好剛強不愛好學(xué)習,其弊病是狂妄自大。
解讀:愛好剛強是好事,但只是愛好剛強而不愛好學(xué)習,剛強也可轉(zhuǎn)化為弊病的。強調(diào)學(xué)習的重要性。

原文: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nì)。(《論語·子張》)
譯文:雖然是小技藝,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要用它來達到遠大目標就行不通了。
解讀:百工是指各種手藝工匠;肆是指市場和手工作坊。社會分工不同,手工業(yè)者完成在工場他們的手藝工作,而君子的學(xué)習是為了掌握道義知識。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本質(zhì)體現(xiàn)。

原文: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已矣。(《論語·子張》)
譯文:每天能知道一些原來不知道的,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經(jīng)學(xué)會的東西,可以說,這就是好學(xué)的了。
解讀:一方面強調(diào)要不斷學(xué)習,另一方面強調(diào)“學(xué)而時習之”,兩者結(jié)合,就是名副其實的好學(xué)的了。

原文: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xué)以致其道。(《論語·子張》)
譯文:各種工匠在作坊里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過學(xué)習來掌握獲得道的理論和成果。
解讀:這句話通過百工和君子的比對,說明人在社會上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人格上高低貴賤之分。百工和君子,一個在作坊里工作完成自己的手工作業(yè),一個在學(xué)校里完成學(xué)業(yè),各自從事自己的社會分工,都是一樣值得尊敬的。這句話可以有力地澄清孔子輕視勞動人民的說法。

原文: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論語·子張》)
譯文:(對以前的道理) 賢能的人能認識那些重大的道理,不賢能的人也能認識一些小道理。
解讀:以前的道,指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實質(zhì)是指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的治國方案,這些是孔子學(xué)說直接的和主要的來源。而在一般人們身上也有所表現(xiàn)。

原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論語·學(xué)而》)
譯文:學(xué)生在家要盡孝道,出門就像對待親兄弟那樣對待朋友,處事慎重而有信用,要廣泛地愛眾人,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以后,有了閑暇時間,再去學(xué)習文獻知識。
解讀:孔子要求弟子們把做人放在第一位,把求知學(xué)藝放在第二位。要求弟子們致力于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在做了這些事之后,有余力閑暇時才學(xué)習文獻知識。這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以道德教育為中心,重在學(xué)生的德行修養(yǎng),把學(xué)習書本知識放在道德修養(yǎng)之后。

原文: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子路》)
譯文:讓他處理政務(wù),卻辦不通;讓他出使外國,又不能獨立談判。雖然學(xué)了很多,有什么用呢?
解讀:這是孔子針對熟讀《詩經(jīng)》而不能加以實踐的情況的批評。孔子教育思想,不是為學(xué)而學(xué),而是要學(xué)以致用,學(xué)習和實際相結(jié)合,學(xué)習要能應(yīng)對客觀需要。學(xué)的雖然很多,但在實踐上不能發(fā)揮作用,也是沒有用的。

原文:不學(xué)禮,無以立。(《論語·季氏》)
譯文:不學(xué)禮的人,就不懂得怎樣立身。
解讀:強調(diào)一個人學(xué)習禮儀、禮節(jié)、禮制、禮貌等的重要性,學(xué)禮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前提條件。

原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述而》)
譯文:君子是只闡述而不創(chuàng)作,以相信的態(tài)度喜愛古代文化。
解讀:這是孔子對待前人文化遺產(chǎn)的基本態(tài)度,體現(xiàn)在繼承性與審慎性。需繼承,故需“信而好古”;需審慎,故“述而不作”。

原文:博學(xué)而無所成名。(《論語·子罕》)
譯文:廣泛地學(xué)習,不以某一方面的專長來成名。
解讀:這句的意思,大致與“君子不器”有某些相似之處。君子學(xué)的是道德學(xué)問和禮、義、信,以及治世的本領(lǐng),內(nèi)容廣泛。不能單獨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


第三章 君子為政之道

原文: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周易·艮卦》象)

譯文:君子應(yīng)思考的是,行動不應(yīng)超越本位。

解讀:君子考慮問題,不超越自己的地位,適可而止。君子應(yīng)安心自己的本職工作。

原文: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禮記·大學(xué)》)

譯文:看到賢人不能舉薦,舉薦了但不能盡快錄用,這是怠慢。

解讀:任人唯賢的前提是見賢舉賢,見賢而用賢。

原文: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禮記·中庸》)

譯文:居上位,不欺凌下級。在下位,不攀附上級。端正自己,不苛求他人,這樣就沒有怨恨。對上不怨恨天命,對下不怨恨別人。

解讀:君子端正自己,無論對上級或是對下級都有一個正確有道的應(yīng)對方法?!安辉固煊热恕笔强鬃幼钤绫硎龅慕?jīng)典名言,他強調(diào)的是個人的主觀努力。

原文:唯天下至誠為能化。(《禮記·中庸》)

譯文:只有天下最真誠的人才能感化人們。

解讀:感化人需要心誠,則靈。以誠心換得人們的共鳴。

原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下》)

譯文:擁有正義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失掉正義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

解讀:道,就是道德道義,就是當政者和百姓同心同德。

原文:子庶民則百姓勸。(《禮記·中庸》)

譯文:(當政者)愛民如子,百姓就會努力勤奮。

解讀:對百姓施以愛心,就會調(diào)動百姓的積極性。

原文: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離婁上》)

譯文:喪失天下是由于失去百姓的擁護,失去百姓擁護的原因是失去民心;得到百姓的擁護就能得到天下,得到天下的民心,便能得到老百姓的擁護。

解讀: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原文: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禮記·中庸》)

譯文:根據(jù)時令役使百姓,輕稅薄賦這是鼓勵百姓努力生產(chǎn)的辦法。

解讀:使民以時,減輕百姓負擔,以仁德之心調(diào)動百姓的積極性。

原文: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禮記·大學(xué)》)

譯文:百姓喜歡的他就喜歡,百姓厭惡的他就厭惡,這就是所說的百姓的父母。

解讀:這是儒家樸素的民本思想的體現(xiàn),它重視民風、民俗、民心的作用。

原文:以佚道使民,雖勞不怨。(《孟子·盡心上》)

譯文:從謀求百姓能過上溫飽安逸生活的原則出發(fā)而役使百姓,百姓盡管勞累一些,也不會埋怨。

解讀:為百姓謀福利而不得已勞累百姓,百姓是通情達理的,不會埋怨的。

原文:君子不亮,惡乎執(zhí)。(《孟子·告子下》)

譯文:君子不講誠信,如何能有操守。

解讀:不講誠信的人,他的品德和氣節(jié)是無從談起的。

原文: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孟子·盡心上》)

譯文: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深得人心。

解讀: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受百姓喜愛。

原文:所惡于上,勿以使下;所惡于下,勿以事上;所惡于前,勿以先后。(《禮記·大學(xué)》)

譯文:厭惡上級的所作所為,就不要用同樣的做法對待下級;厭惡下級的所作所為,就不要用同樣的做法對待上級;厭惡在我之前的人的所作所為,就不要用同樣的做法對待在我之后的人。

解讀:這是儒家推己及人的思想在處理政事方面的運用。

原文: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禮記·大學(xué)》)

譯文:德性為本,財富為末。

解讀:具備了德性,就能獲得民眾,獲得民眾才會有了土地,有了土地才會有財富。

原文: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禮記·大學(xué)》)

譯文:得到民眾的擁護就會得到國家,失去民眾的擁護就會失去國家。

解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原文:居上不驕,為下不倍。(《禮記·中庸》)

譯文:在上位時不驕傲,在下位時不背棄原則。

解讀:人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一顆平常的心,不驕不躁,不卑不亢。

原文: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

譯文:君子的品德就好比是風,小人的品德就好比是草,草上吹來了風,草就一定會隨著風吹而倒下的。

解讀:這里講的是君子的言行對一般百姓的影響問題。要把政事治理好,要把國家治理好,君子要以身作則,君子的言行要時刻考慮對廣大民眾的影響。

原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顏淵》)

譯文:在位的人自身正了,不用發(fā)令百姓就會去做;自身不正,即使發(fā)布命令了,百姓也不會聽從。

解讀:這句話強調(diào)的是以身作則,孔子多次闡述這一原則,這一原則也成為中國幾千年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打鐵還要本身硬,凡是教育教化百姓的人,凡是地位在上的人,凡是管理老百姓的人,都應(yīng)該遵循這一原則。身教重于言教。??

原文: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論語·顏淵》)

譯文:名分不正,則說話就不順當;說話不順當,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則禮樂就不能興盛;禮樂不興盛,則刑罰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手足無措,不知怎樣做才好。所以,君子指稱一個名,都要能說得出來;說出來一定可以實行。君子對于自己的言論,沒有一點馬虎的地方。

解讀:“名正言順”是孔子最早表述的一句經(jīng)典名言,即要合乎禮度,講規(guī)矩。正名思想是孔子的基本主張。正名就是要糾正百事百物的名分,凡是不合禮節(jié)禮儀、不合職務(wù)規(guī)定的,都要加以糾正。當時正名的具體內(nèi)容主要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名分正不正的問題不解決,其他問題都不能解決。名分問題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即使在今天名正言順也是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

原文:無為而治。(《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從容安靜而使天下太平。

解讀:“無為而治”是孔子評價舜的功績的一句經(jīng)典名言。這里的無為而治與道家的無為而治有所不同。儒家和孔子的“無為而治”,是提倡任用賢能,作為最高統(tǒng)治者不用親自去作為而天下得到治理。后來歷代統(tǒng)治者如漢初、唐初提倡的“無為而治”是采用黃老學(xué)說中的無為而治,即在整個天下順時養(yǎng)民,不過度干涉,專務(wù)休養(yǎng)生息,而使天下大治。這種無作為其實是有作為,“無為乃有為也”。

原文: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

譯文: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考慮那個職位上的政事。

解讀:這條原則實質(zhì)上與“名不正則言不順”是相聯(lián)系的。不在其位就無其名,無其名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不在其位,就不應(yīng)該謀劃其政事。越權(quán)做事是不對的,其行為是僭越;越級指揮也是錯誤的,其行為會導(dǎo)致混亂。

原文: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xué)而》)

譯文:處事要謹慎專一而有信用,要節(jié)約費用開支而愛護人民,役使百姓要選在農(nóng)閑時間。

解讀:管理百姓最為重要的事,是要取信于民,不能取信于民,則民不服,而恭敬謹慎處事是取信于民的重要途徑。節(jié)用愛民是儒家仁德思想的體現(xiàn),費用是取之于民的,節(jié)省費用就是減輕民眾負擔,這就是仁的作法?!笆姑褚詴r”這句話以后成為所有的優(yōu)秀開明的政治家的執(zhí)政原則,也是孔子的經(jīng)典名言,是儒家愛民富民思想的表現(xiàn)。

原文: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焉。(《論語·學(xué)而》)

譯文:謹慎地對待父母的死亡,追念遠代祖先。做到這樣,百姓的道德風尚就日趨歸于忠厚了。

解讀:古代通過嚴整而審慎的祭祀制度,維護宗法制下的傳統(tǒng)倫理社會。

原文: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

譯文:用道德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安居在自己的位子上,而別的星星都圍繞著它。

解讀:為政以德是孔子的基本的治國為政思想,這只是帶綱領(lǐng)性的一句話。通常情況下,為政以德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主要靠德來治國是有一定困難的。

原文: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論語·公冶長》)

譯文:自己行為謙遜,侍奉君主恭敬,養(yǎng)護百姓有恩惠,役使百姓有法度。

解讀:這里講的是君子的為政之道。君子對己、對上、對下,都應(yīng)該按照道德道義的規(guī)范行事。

原文:故舊不遺,則民不偷。(《論語·泰伯》)

譯文:做到了不遺棄老朋友,百姓就不會對人冷漠無情。

解讀:故舊指的是長期交往的親戚朋友。偷是指茍且應(yīng)付、人情淡薄。執(zhí)政者帶頭親近故舊,百姓自然不會人情淡薄。

原文: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論語·為政》)

譯文:用政令來引導(dǎo)百姓,用刑法來統(tǒng)一百姓的行動,百姓只是免于犯罪受罰,卻沒有羞恥之心。

解讀:單純用刑罰和政令來管理百姓,有他好的一面,但也有明顯的缺失。即百姓只是關(guān)心是否犯罪受罰,而失去了做人的羞恥之心,這是缺乏道德教育所致。

原文: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

譯文:用道德教化來引導(dǎo)百姓,用禮制來統(tǒng)一百姓的行動,百姓就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人心歸服。

解讀:以上兩段講的是德治與刑治問題?!暗乐缘隆笔强鬃訛檎枷氲淖罱?jīng)典的名言之一??鬃又鲝垶檎缘?,在這里他把法治和德治做了比較,說明依靠刑政與依靠德政之間的不同,指出道德教化在穩(wěn)定社會秩序的重要作用。為此,他提出以人為核心的道德思想和以道德教化為主的政治思想。由此出發(fā),孔子重視教育,并把道德和政治作為教育的中心內(nèi)容。孔子在此還特別說明了道德不同于法制的特點,即刑政只能使人“免而無恥”,而德政可以使人“有恥且格”。“道之以德”思想給我國兩千多年的政治思想以深遠的影響,形成了我國古代最完備的道德體系和道德教化體系,也形成了中華民族重道德講禮儀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但是,忽視刑治、法治,過分強調(diào)道德治國的人治思想,也帶有消極影響。

原文:攻乎異端,斯害也已。(《論語·為政》)

譯文:批判那些不正確的議論,禍害就可以消除。

解讀:異端,即不正確的思想學(xué)說。《孔子家語·始誅第二》記載孔子殺少正卯的理由,就是因為少正卯“心逆而險”、“言偽而辯”。對不正確的東西進行批判,歪風自然可以消除。

原文: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論語·為政》)

譯文:多聽聽,有疑問的地方先保留,對于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說,這樣能減少過失。

解讀:多聽,則集思廣益。了解的情況多了,就知道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哪些須保留,哪些需謹慎地說,就能減少失誤。

原文:多見闋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論語·為政》)

譯文:多看看,有懷疑的地方先不做,對于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去做,就能減少懊悔。

解讀:通過廣泛了解情況以后,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但還要經(jīng)過親身考察,眼見為實。這樣就知道該做什么,先做什么,不做什么,哪些放在未來去做,哪些需要謹慎地做,就心中有數(shù)了。就能減少因沒做好而后悔。

原文:言寡尤,行(xìng)寡悔,祿在其中矣。(《論語·為政》)

譯文:說話少過失,做事少后悔,官職俸祿就在其中了。

解讀:以上三段講的是君子謀求官職和為政的方法。其實質(zhì)上反映了他對知和行的一般態(tài)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處理問題按知行事。多聽、多看、慎言,盡量減少失誤。

原文: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論語·為政》)

譯文:提拔正直的人,使其居于歪邪人之上,則百姓就服從了。

解讀:這樣做的結(jié)果,就是邪不壓正。用什么人的問題不僅僅是用人的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關(guān)乎民心的穩(wěn)定、社會的安定。

原文: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論語·為政》)

譯文:提拔歪邪之人,使之居于正直人之上,則百姓就不會服從了。

解讀:以上兩段孔子提出了薦舉賢才的思想,這對于當時宗法制度下不問德行才能、任人唯親的作法,是一個進步。盡管孔子舉賢才的思想,還不是后來的民主選舉;盡管孔子的“賢才”標準,今天已不再適用,但是,“任人唯賢”的思想至今仍是選人用人的一條重要原則。

原文:臨之以莊,則敬。(《論語·為政》)

譯文:嚴肅莊重地對待百姓,百姓就會尊敬你。

解讀:你敬重百姓,百姓就會敬重你,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原文:孝慈,則忠。(《論語·為政》)

譯文:孝順父母,愛護幼小,百姓就會忠于你。

解讀: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經(jīng)常見到的,執(zhí)政者首先應(yīng)該在這方面為百姓做出榜樣。

原文:舉善而教不能,則勸。(《論語·為政》)

譯文:你提拔好人,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會互相勉勵、加倍努力了。

解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你的行為就是對百姓的教育。

原文: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論語·為政》)

譯文:孝順父母,愛護兄弟,把這孝悌的道理施行于政事上,也就是參與政事了。

解讀:在此,孔子認為把對父母的孝和對兄弟的愛,施行于政事上,也就是從事政治了。這其實是他提出的為政以德思想的發(fā)揮。他把為政歸結(jié)為道德教化 ,把政治道德化了。由此可知,孔子一生以主要精力從事教育,也是他為政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從中也可更深刻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實質(zhì)。

原文: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何以觀之哉?(《論語·八佾》)

譯文:君子反對居于當政的地位上,而不寬厚待人,行禮時不嚴肅認真,參加喪禮而不哀痛悲傷。

解讀:這里提倡的是,當政者對百姓應(yīng)該寬厚,對待禮儀應(yīng)該嚴肅認真,對喪禮應(yīng)該表示哀痛。

原文: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論語·公冶長》)

譯文:個人行為謙遜恭謹,侍奉君上恭敬,教養(yǎng)民眾有恩惠,役使百姓按法度。

解讀:這里講的是春秋時鄭國大夫子產(chǎn)所具備的四項君子之道。這些內(nèi)容,既是君子之道,也是為政之道。

原文: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論語·雍也》)

譯文:居心恭敬嚴肅而行事簡要,這樣治理百姓,不是可以嗎?

解讀:對民恭敬嚴肅,是對百姓的一種人格上的尊重,行事簡要是對百姓經(jīng)濟上負擔的一種減輕,有了這兩點,對于當政者和百姓當然都是可以的了。

原文:務(wù)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雍也》)

譯文:專心致力于治理百姓所應(yīng)做的事,對鬼神敬而遠之,可以說就是聰明了。

解讀:這一段是孔子對學(xué)生樊遲問智和問仁的答復(fù)。他對此類問題的答復(fù)都是面對現(xiàn)實,以回答現(xiàn)實的社會問題、人生問題為中心的。在對待鬼神的態(tài)度上,這里他說“敬鬼神而遠之”,在另外的章里他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并且孔子從來就不談?wù)摴?、力、亂、神。綜合起來我們大體可知孔子對神鬼的態(tài)度。專心為百姓、對鬼神敬而遠之,這就是智慧。

原文: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論語·顏淵》)

譯文:要使糧食充足,軍備充足,百姓信任政府。
解讀:孔子提出的執(zhí)政三大要務(wù),特別是他提出的足兵思想,這在孔子的言論中是很少見的。

原文: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譯文: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沒有了百姓的信任,國家就不能存在。

解讀:以上兩段是孔子學(xué)生子貢向孔子請教怎樣治理政事,孔子從“足食”的經(jīng)濟思想、“足兵”的軍事思想、民眾信任政府的政治思想,三個方面給以回答。在足食、足兵、民信三個方面中,在必不得已而去之的時候,孔子主張要先去兵、去食。說明他最為重視的,還是民眾對政府的信任。通過教化建立起“民信”,才是立國之本。但從中可看出按順序,孔子除了重視民生即“足食”之外,把軍事問題也放在應(yīng)有的位置上。

原文: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論語·顏淵》)

譯文:百姓富足了,國君怎么會不足呢?百姓貧困、用度不夠,國君又怎么會富足呢?

解讀:這是孔子學(xué)生有若回答魯哀公財政不足怎么辦的話。西周的稅收制為十分抽一,魯哀公實行十分抽二。有若建議仍實行西周的十分抽一稅,魯哀公說十分之二都不足,怎能實行十分抽一呢?于是,有子就說了上面的話??梢钥闯鋈寮沂前衙癖姷纳羁吹幂^重,對百姓富足和國家富足之間的關(guān)系有正確的認識。

原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

譯文: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父要行父道,子要行子道。

解讀:春秋時期社會大動蕩,西周時期的君臣父子名分遭到破壞,出現(xiàn)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局面,在此情況下,孔子提出了要恢復(f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局面,你是什么身份,就要做符合你身份的事。這是孔子正名學(xué)說的具體體現(xiàn)。

原文: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論語·顏淵》)

譯文:審理訴訟案件,我和別人也是一樣的。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jīng)]有訴訟案件才好。

解讀:刑治孔子也是同意的,但孔子主張用道德道義教化百姓,使百姓沒有訴訟案件會更好。這就是孔子與其他人的差別。

原文:居之無倦,行之以忠。(《論語·顏淵》)

譯文:身在職位上,不要疲倦懈怠。處理政事時,要忠誠。

解讀:當政者要勤政,要忠于職守。

原文: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

譯文:政字就是端正的意思,你(當政者)率領(lǐng)著大家,自己帶頭走正道,那誰還敢不走正道呢?

解讀:政者,正也。這是孔子在政治上的基本觀點。孔子把政治歸結(jié)為正人正己,認為只要在上位的人做到了正己,百姓就可做到不令而行,就像風吹到草上,草隨風而倒那樣。這實質(zhì)上也是對“為政以德”的發(fā)揮。

原文: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論語·顏淵》)

譯文:假如你(當政者)自己不貪求財貨,即使你獎勵偷盜,他們也不會去偷盜的。

解讀:孔子認為盜賊出現(xiàn)的原因是統(tǒng)治者的貪得無厭造成的,當政者不貪,百姓就不會做盜。這是孔子對盜賊產(chǎn)生原因的一個全新的、深刻的總結(jié)。

原文:子欲善而民善矣。(《論語·顏淵》)

譯文:只要你(當政者)想行善,百姓也就會行善。

解讀:當政者的表率作用就是無聲的命令,當政者無須下令,百姓就會跟著做。這就叫不令而行。

原文:(政就是)先之勞之。無倦。(《論語·子路》)

譯文:管理政事就是要做在百姓之先,然后讓百姓勤勞地工作。還不知疲倦。

解讀:當政者要求百姓做的,官員要先給百姓做出樣子,百姓才會跟著你勤勞地去做。官員在百姓面前還必須不能表現(xiàn)出疲倦,才能使百姓也不懈怠。

原文:(管理政事)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論語·子路》)

譯文:管理政事就要先責成有司各負其責,赦免它們的小過錯,推舉選拔賢才來任職。選拔你所知道的,你所不知道的,別人難道會丟棄它們嗎?

解讀:要充分發(fā)揮政務(wù)機構(gòu)的作用,使他們各司其職,對辦事機構(gòu)不要吹毛求疵。但要避免辦事機構(gòu)出過錯。根本在于要選拔賢能的人來任職。

原文: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論語·子路》)

譯文: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視禮儀,百姓就不敢不敬。

解讀:上位的人尊禮,依禮行事,是取得百姓尊敬的前提。

原文: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論語·子路》)

譯文:在上位的人重視義,百姓就不敢不服。

解讀:上位的人重視行義,給百姓做出樣子,百姓就不會不服。行義是百姓信服的前提。

原文: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論語·子路》)

譯文:在上位的人重視信用,百姓就不敢不用真情實意來對待你。

解讀:上位的人講信用,是使百姓發(fā)自內(nèi)心擁護你的前提。

原文:既庶矣,又何加焉?富之。既富矣,又何加焉?教之。(《論語·子路》)

譯文:人口已經(jīng)夠多了以后,還要再做些什么事呢?使他們富起來。人們富足了以后,再做些什么事呢?對他們進行教育教化。

解讀:在對待百姓富之和教之的問題上,孔子主張百姓富足起來為先。他曾說過,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之間,足食為先。他都是把解決百姓吃飯問題放在最為重要的位置上。百姓富足了以后,再對他們進行教育教化。但是在必不得已的情況下,以信為重。

原文:茍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論語·子路》)

譯文:如果自身行為端正了,治理政事還有什么困難呢?

解讀:因為你自身端正了,為百姓做出了榜樣,百姓就會不令而行,當然治理政事就會減少很多困難了。

原文: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

譯文:自身做不到端正,怎能讓別人端正呢?

解讀:這里說的是當政者以身作則的問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這應(yīng)該是一切當政者引以為戒的。當政者應(yīng)把正身看作是從政的條件。但在今天強調(diào)官員正身的同時,更應(yīng)強調(diào)法治和反對人治。應(yīng)該把正身和法治結(jié)合起來,才能整肅吏治,才能更好地治理政事。

原文: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論語·子路》)

譯文:如果知道了做國君的難處,不就接近于“一言可以興邦”嗎?

解讀:這里說的是國君一言可以興邦,其實各級當權(quán)的官員假如都知當官不易,也都可以一言而興業(yè),都可以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原文: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論語·子路》)

譯文:如果說得不對而沒人違抗,不就接近于“一言可以喪邦”嗎?

解讀:這里講的是做領(lǐng)導(dǎo)和當政者不要搞一言堂,應(yīng)允許別人提出不同意見,特別是你說得不對的時候,更需要別人來發(fā)表不同意見,事業(yè)才會興旺發(fā)達。

原文: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論語·子路》)
譯文:如果說得對而沒有人違抗,不也是很好的事嗎?
解讀:沒人違抗是個好事,它的前提,必須是說得正確。這樣才能一呼百應(yīng)。這就要求當政者在說之前要經(jīng)過深思熟慮。

原文:近者悅,遠者來。(《論語·子路》)
譯文:(要管好政事)使近處的人高興,遠方的人來歸附。
解讀:政事治理得好壞的標準,是你統(tǒng)治下的人們心理愉快。距你遠的地方的人們慕名而來歸附于你。

原文:無欲速,無見小利。(《論語·子路》)
譯文:不要貪求速成,不要貪圖小利。
解讀:貪求速成,貪圖小利,是缺乏遠見、仁心缺失的表現(xiàn),君子是不會這樣做的。

原文:欲速,則不達。(《論語·子路》)
譯文:求速成反而達不到目的。
解讀:“欲速則不達”是孔子的經(jīng)典名言,也是一句十分含有哲學(xué)道理的思想,它包含著對立事物互相轉(zhuǎn)化的思想因素。這里的快與慢的互相轉(zhuǎn)化關(guān)系之語,屬于中華民族智慧中的警句,它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具有普遍的意義。

原文: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譯文:貪圖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解讀:君子懷德,小人懷利。君子懷遠,不會貪圖小利;小人無遠慮,只能為身邊的穿衣吃飯、求取小利而忙碌擔憂,是做不成大事的。

原文: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君子不憑一個人的言論來提拔人,也不因為一個人有缺點而抹煞他的正確的言論。
解讀: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是幾千年來人們都能熟記的至理名言。聽其言觀其行,有言者不必有德;不好的人,也并非說話句句都錯,所以不能以人廢言。人和他的語言之間不能是簡單的等號。

原文: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一個人的才智已達到從政和治國的要求,但他的仁德不足以保持它,雖然他得到了職位,一定還會失去。
解讀:這里講的是才智和仁德對一個從政的人的關(guān)系問題。也可按今天的話說就是能力和政治品質(zhì)之間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是德才兼?zhèn)洹?/p>

原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季氏》)
譯文:不擔心貧窮而擔心財富不均;不擔心人口少,擔心社會不安定。若是財富平均了,就沒有所謂貧窮了;大家和睦了,就不覺得人口少;社會安定了,就沒有顛覆的危險。
解讀:這里所說的貧和寡都是相對意義上的概念。財富少,即使做到平均了,卻依然是貧窮。只能是在一定的財富總量前提下,相對平均了,矛盾會少些。

原文: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論語·季氏》)
譯文:如果遠方的人不歸服,就用修治自己的禮樂道德政教來招致他們。
解讀:遠方的人來歸附,是政事治理好壞的一個標志。而治理好政事的重要途徑是用德政和禮儀禮義來實行管理,這樣人們心悅誠服,自然會來歸附。

原文: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譯文:人來了,就幫助他們安定下來。
解讀:“既來之,則安之”成為人們歷來處事的一句經(jīng)典名言。告訴人們要客觀地、冷靜地坦然處理現(xiàn)實問題。

原文: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論語·季氏》)
譯文:天下如果有道,老百姓就不會議論國家的政治了。
解讀:百姓議論國家政治,是由于統(tǒng)治者的無道引起的?!秾O子兵法》認為“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有道就是百姓和領(lǐng)導(dǎo)者同心同德。

原文: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論語·陽貨》)
譯文:當他沒有得到官位時,生怕得不到;已經(jīng)得到官位之后,又老是擔心失掉。過于擔心失掉官位,那就什么都能干得出來了。
解讀:“患得患失”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經(jīng)典名言,形容一個人斤斤計較個人利害得失??鬃赢敃r把一心只想個人官位得失的人斥之為鄙夫,把這種人的心態(tài)描繪得惟妙惟肖,認為不能和這樣的人一起共事。

原文:君子信而后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后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論語·子張》)
譯文:君子取得信任以后,才去調(diào)動役使百姓;沒有取得信任而役使百姓,百姓還以為是在折磨虐待他們。取得國君信任以后,才會去向國君進諫;沒有取得國君信任而向他進諫,他還以為你在誹謗他呢。
解讀:這段話充分說明,對百姓,關(guān)鍵在于百姓的信任,能夠取得百姓信任的關(guān)鍵是誠心對待百姓。證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解釋為“百姓只能由他們?nèi)プ觯荒芙兴麄冎罏槭裁慈プ觥笔清e誤的。應(yīng)該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百姓不認可,應(yīng)該叫他們知道為什么去做。

原文:仕而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論語·子張》)
譯文:做官有余力就去學(xué)習,學(xué)習有余力就去當官。
解讀:根據(jù)以往傳統(tǒng)的解釋,“學(xué)而優(yōu)則仕”是幾千年來封建家庭鼓勵子弟努力學(xué)習,以爭取有個好的出路的一句經(jīng)典名言。對中國歷史上的選人、選官制度,特別是對科舉選拔制度發(fā)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原文:雖有周親,不如仁人。(《論語·堯曰》)
譯文:縱然有至親,不如有仁德之人。
解讀:在至親和有仁德之人之間,君子看重的是有仁德之人。不搞任人唯親。

原文:謹權(quán)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論語·堯曰》)
譯文:認真整頓衡器量器,周密地制定法度,重新恢復(fù)廢棄的官職,四方的政令就暢通了。
解讀:政令暢通的前提是經(jīng)濟上度量衡要整頓劃一,法度周密,管理人員要配備齊全。

原文: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論語·堯曰》)
譯文:恢復(fù)已滅亡的國家,承續(xù)已斷絕的后代,提拔被遺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會真心歸附了。
解讀:以前曾有人認為興滅國就是恢復(fù)奴隸制國家,繼絕世就是承續(xù)奴隸主后代,舉逸民就是啟用被推翻的奴隸主。其實,這里只是孔子提出的為政之法和治民之方,即我們今天所說的,“調(diào)動一切可以調(diào)動的社會積極性”。這種做法符合當時人的心理狀態(tài),是安定社會秩序的一種措施。
原文: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悅。(《論語·堯曰》)
譯文:寬厚就能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功,秉公辦事就能使人高興。
解讀:寬厚待人、誠信對百姓、勤敏于職守、秉公辦事,是政事成功的要素。

原文:不教而殺謂之虐。(《論語·堯曰》)
譯文:不經(jīng)教化就殺戮,叫做虐。
解讀:應(yīng)以教育教化為先導(dǎo)。經(jīng)教育教化,犯罪的人少了,該殺的人也就少了。而屢經(jīng)教育仍不思悔改的,這時即使殺掉他,也不會成為虐殺。

原文:不戒視成謂之暴。(《論語·堯曰》)
譯文:不先告誡而要求立刻成功,叫做暴。
解讀:做事一定提前有安民告示,將要做的事提前告知百姓,使百姓心中有數(shù)。

原文:慢令致期謂之賊。(《論語·堯曰》)
譯文:開始不加督促,到時候又限期完成,叫做賊。
解讀:平時應(yīng)加強檢查督促,使工作走上正軌,就可在預(yù)期內(nèi)完成任務(wù)。

原文: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論語·堯曰》)
譯文:就著百姓能得利的地方,引導(dǎo)他們?nèi)サ美?/span>
解讀:儒家在經(jīng)濟上的思想就是富民思想。富民,就應(yīng)為民著想。


第四章 君子交往之道

原文:君子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周易·坤卦》文言)

譯文:君子以恭敬慎重的態(tài)度作為內(nèi)心的政治準則,以合乎禮儀的行為處理外界事物。

解讀:君子在交往態(tài)度上恭敬慎重,在交往行動上講究合乎禮儀。敬為立己之本,義為處事方正。只要做到恭敬的態(tài)度、適當處事,就能廣布美德,得到眾人的信任支持。

原文: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禮記·大學(xué)》)

譯文:你用不合情理的方法語言說別人,別人也會用不合情理的方法語言說你。

解讀:提倡用合理的方法,合理的語言來進行社會交往。壞的做法有壞的影響,壞的處世有壞的回應(yīng)。

原文:(交友)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孟子·萬章下》)

譯文:交朋友不能依仗自己年歲大,不能依仗自己地位高,也不能依仗自己兄弟有錢有勢。所謂交友,是以品德相交,決不可以有所依持而交友。

解讀:交朋友是品行相交,而不是酒肉朋友,不能以其他雜念交朋友。朋友關(guān)系不以年齡、地位、有錢有勢為前提,而是以德行為交友的基本原則。

原文: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禮記·中庸》)

譯文:君子要隨和,但不隨波逐流;君子要獨立而又不偏不倚。

解讀:君子進行社會交往,既要隨和,更要有獨立的人格,切忌隨波逐流。

原文: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孟子·離婁上》)

譯文:一個自暴的人,不可跟他談?wù)?jīng)話。一個自棄的人,不可跟他有所作為。講話詆毀禮儀,叫做自暴。自認為不能懷仁德、行正義,叫自棄。

解讀:一個正常的人,在社會交往中,不能自暴自棄。要講禮儀,懷仁德,行正義。

原文: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孟子·離婁上》)

譯文:有出乎意料之外的贊譽,也有本求無過而偏遭詆毀的事。

解讀:人生在世,詆毀、贊譽經(jīng)常發(fā)生,不可過于在意。心中無愧,做事坦然。

原文: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依仗實力征服別人,別人并不能從心里服從你,原因是別人力量不足;憑借德行使別人服從自己,別人心悅誠服,完全出于自愿。

解讀:以禮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征服人是以征服人心為上的。服人依德不以力。

原文: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禮記·大學(xué)》)

譯文:喜歡眾人所厭惡的,厭惡眾人所喜歡的,這是違反了人性。

解讀:應(yīng)該是惡眾人所惡,好眾人所好,順其自然。好惡應(yīng)該與眾人一致。

原文: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禮記·中庸》)

譯文:在下位的人,得不到上級的信任和支持,百姓就治理不好。

解讀:處理好上下級關(guān)系,是搞好工作的重要條件之一。

原文: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譯文:誠實是做人的法則。誠實,不需要努力就能達到,不需要思考就能獲得,是從容不迫就能實現(xiàn)的法則。要做到誠實,就要擇善并堅持做到它。要廣泛地學(xué)習,仔細地詢問,慎重地思考,清晰地辨別,忠實地實踐。

解讀:誠實,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做人的最高原則,是無須付出成本就可以做到的。誠實是與人的善心密切相關(guān)的。有仁心有善心的人就會做到誠實。

原文: 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論語·顏淵》)

譯文:天下四海之內(nèi)都是兄弟。

解讀:這里表現(xiàn)了儒家的博大胸懷、平等思想和天下一家的大同思想。

原文:可與共學(xué),未可與適道。(《論語·子罕》)

譯文:可以跟他一起共同學(xué)習,不一定可以與他一起追求道德、道義。

解讀:共同的學(xué)習環(huán)境,共同的學(xué)習內(nèi)容,共同的老師,共同的學(xué)習時間,但追求的卻不一樣。同學(xué)之間,同樣在學(xué),追求各異。這是同學(xué)之間存在交往不會長久的根本原因。

原文:可與適道,未可與立。(《論語·子罕》)

譯文:可以一起追求道德、道義,但不一定能一起堅持道德、道義而不變。

解讀:有同樣的追求,但如果不能做到持之以恒,交往也不會長久。

原文:可與立,未可與權(quán)。(《論語·子罕》)

譯文:可以一起堅持道而不變,但未必能一起權(quán)衡輕重,靈活處事。

解讀:可以一起堅持道德、道義而不改變,但是在實踐上,又不會一起采取權(quán)變、靈活的方法處理具體事情,人之間還是有差別的。由此知道,孔子是很看重靈活和權(quán)變地應(yīng)對事務(wù)。

原文: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個人主張的道不同,就不會在一起互相商討。

解讀:信仰、理念都不同,一是不會在一起商討事情,二是即使在一起商討,也說不到一起去。

原文: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xué)而》)

譯文: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嗎?

解讀:按照古人的說法,悅是指內(nèi)心高興,樂是在外部表現(xiàn)的高興。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了,應(yīng)該既是發(fā)自內(nèi)心、又表現(xiàn)在外部的高興。

原文: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論語·學(xué)而》)

譯文: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

解讀:真正的朋友應(yīng)該是志同道合。不志同道合即使在一起也是貌合神離,是不能稱為真正的朋友的。

原文: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論語·學(xué)而》)

譯文:孔子是靠溫和、善良、恭敬、節(jié)制、謙讓的態(tài)度得以聞?wù)?/p>

解讀:“溫良恭儉讓”是孔子最早表述的一句經(jīng)典名言。它是指待人處事的一種態(tài)度,不是激進和暴風驟雨式的。特別是在向別人了解情況的時候更應(yīng)該這樣。

原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

譯文:君子能團結(jié)眾人而不結(jié)黨營私,小人結(jié)黨營私而不團結(jié)眾人。

解讀:孔子把結(jié)黨營私看做是小人的行為,提倡君子團結(jié)人,但不結(jié)黨營私。這是由君子心胸坦蕩蕩、小人心胸狹窄常戚戚決定的。

原文: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譯文:一個人不講信用,是不可以的。

解讀:信,是孔子提出的一個重要的道德范疇。他講了很多關(guān)于信的話,主要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對人講信用,特別是與朋友交往要講信用。也指誠信和信用。二是指取得別人的信任,特別是要取信于民。有時一句話兩種意思都兼有。

原文: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譯文:見到合乎道義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懦弱無勇氣。

解讀:“見義勇為”是不顧個人安危保護國家或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勇敢行為義的概括,也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經(jīng)典名言。也是孔子提出的又一個道德范疇。一般把義解釋為,人所應(yīng)該做的就是義。聯(lián)系孔子的整個思想體系看,符合仁和禮的要求的行為就是義??鬃影选耙娏x不為”看做是沒有勇氣,說明他是把勇和義的要求相聯(lián)系,認為勇應(yīng)該服從義,見義勇為是最大的勇,也是孔子對人們道德修養(yǎng)提出的要求。

原文: 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如果有所稱贊的人,那是經(jīng)過試用考驗過的。

解讀:君子不隨便稱贊一個人,稱贊一個人是在認準之后的事。這也是社會交往的一種策略。

原文: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論語·八佾》)

譯文:已經(jīng)做成了的事就不要再去說了。已經(jīng)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經(jīng)過去的事就不再追究了。

解讀:“既往不咎”是孔子最早表述的一句經(jīng)典名言。這是君子社交和做人大度寬厚的表現(xiàn)。君子目光遠大,有遠慮,所以一切立足于向前看。這是社會交往中的一個正常的原則問題。

原文: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

譯文:一個士有志于道,而又以自己吃的不好、穿得不好為恥辱,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討論道方面的事。

解讀:這里講君子對穿衣吃飯的態(tài)度。此處是對義利關(guān)系的具體發(fā)揮。為了追求道,生死都可不顧,何況衣食的好壞。應(yīng)該是安貧樂道。經(jīng)濟條件好壞是次要的,君子的精力主要在于追求道。這也是社會交往中要有所選擇的問題。

原文: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論語·公冶長》)

譯文:爛木頭是無法雕刻的,腐土筑的墻是無法粉刷的。

解讀:“朽木不可雕”是孔子最早表述的一句經(jīng)典名言。主要是用來比喻有的人是不可教育和不可救藥。

原文: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譯文:聽了他講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

解讀:“聽其言觀其行”是孔子最早表述的又一句經(jīng)典名言,至今已成為人們識別他人的一個口頭禪。聽其言,觀其行,是孔子提出的判斷一個人的正確方法。

原文:我不欲人之加諸于我,吾亦欲無加諸人。(《論語·公冶長》)

譯文:我不愿別人強加于我,我也無意強加于別人。

解讀:這句話也是對孔子“忠恕”思想的解釋,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另一種說法,是一種推己及人的思想。這也是社會交往中的一個重要原則。

原文: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論語·述而》)

譯文: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過河,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是要臨事小心謹慎,經(jīng)認真謀劃而能成功的人。

解讀:孔子反對冒險行事,認為不能有勇而無謀。把事情做成,最終取得成功,才是目的,才是孔子所期望要的。他實際主張不打無把握之仗,不能做無謂的犧牲。在社會交往中,君子不和有勇無謀的人共事。

原文: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論語·述而》)

譯文: 沒有卻裝作有,空虛卻裝作充實,窮困卻裝作富足,這樣要保持長久就困難了。

解讀:這是一種典型的不自信表現(xiàn)。由于是弄虛作假,所以是不會長久的。

原文: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論語·述而》)

譯文:我們贊許一個人的進步,不贊許他的退步。

解讀:對一個人,應(yīng)該鼓勵他的成長和進步,但對于他的退步,是不能贊成的。君子在社會交往中,要關(guān)心自己同道的進步和退步。

原文: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論語·述而》)

譯文:人家改正了錯誤以求進步,我們贊許他改正錯誤,不要抓住他的過去不放。

解讀:以上兩段更為具體體現(xiàn)了成人之美和誨人不倦的態(tài)度。正是有了成人之美的愿望,才有誨人不倦的態(tài)度,才能“不保其往”,才能不死抓住別人過去的錯誤不放。這也是君子社會交往中的一種正確的態(tài)度。

原文: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論語·顏淵》)

譯文:所謂達,是品質(zhì)正直,愛好禮義,能考察別人的言論,觀察別人的臉色,總是存著謙讓之心居于人下。因此無論在國、在家,都能事事行得通。

解讀:這是君子在社會交往中,與人處事應(yīng)該有的品質(zhì)、愛好和心理。做到這些了,個人也就能夠通達。

原文: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論語·顏淵》)

譯文:所謂聞,只是外表上裝出仁的樣子而行動上卻違背仁,自己還心安理得不懷疑自己的做法,只圖無論在哪里都有名望。

解讀:以上兩條,孔子分別提出了“達”和“聞”的本質(zhì)區(qū)別,強調(diào)要注重自身的修養(yǎng),而不是單純?nèi)プ非髠€人在別人心目中的所謂好名聲。

原文: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也。(《論語·顏淵》)

譯文:與人相交,要忠誠的勸導(dǎo)他,好好的引導(dǎo)他。如果他不聽也就算了,不要自取侮辱。

解讀:孔子這里告訴人們,對于有缺點的人和做了錯事的人,首先應(yīng)該盡心地給他以勸導(dǎo),他實在不聽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也不要自討沒趣。

原文: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

譯文:君子用文章學(xué)問來會聚朋友,靠朋友的幫助來培養(yǎng)仁德。

解讀:“以文會友”是孔子最早表述的一句經(jīng)典名言,至今仍是文人聚會表達志同道合的一種方式。這樣可以互相學(xué)習,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從而避免了文人相輕的惡行。

原文: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論語·子路》)

譯文:得不到行為合乎中庸的人而與之交往,那就一定要找志高行狂和拘謹守節(jié)的人相交往。志高行狂的人勇于進取,拘謹守節(jié)的人有所不為。

解讀:中行,即行為合乎中庸之道??鬃右筮M能踐行道義,退能有所不為,在不同的情況下能采取不同的態(tài)度。只有兼?zhèn)溥@兩個方面,才是合乎中庸,即中行??裾哂掠谶M取,狷者有所不為,雖然各有可取之處,卻都偏于一面,另一面則都有不足,因此都不合中庸的要求。

原文: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論語·憲問》)

譯文:對于千里馬不是稱贊它的力氣,而是稱贊它的品德。

解讀:這里是一個比喻,主要強調(diào)在德和力的比較中,德為上,力為下。看待一個有能力的人,也應(yīng)注重品德品行,而能力是第二位的。

原文: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說話要忠誠老實,做事莊重厚道。

解讀:這里倡導(dǎo)的是說老實話,做老實事,當老實人。

原文: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可以與他說而沒有同他說,就錯過了人;不可以與他說而說了,就錯說了話。聰明人既不錯過人,也不錯說話。

解讀: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經(jīng)常發(fā)生的現(xiàn)象,錯失良機和說錯話,而失去與人交往的機會,往往對個人事業(yè)是一種損失。畢竟機遇對于個人來說不是召之即來的。

原文: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君子莊重而不與人爭執(zhí),合群而不結(jié)黨營私。

解讀:不黨,就是不結(jié)黨營私,不搞宗派。這與孔子所說的“君子周而不比”一語本質(zhì)意思有相似之處。

原文: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對君子來說,不能從小事上去理解他,而他是可以承受大的任務(wù)的;對小人來說,不可承受大任務(wù),而可以從小事上去理解他。

解讀:對修養(yǎng)不相同的人,應(yīng)該用不同的尺度和角度來考察和理解他們。

原文: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論語·季氏》)

譯文:有益的交友有三種: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誠信的人交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

解讀:正直、誠信、見聞廣博,前兩條是交友的道德標準,后一條是學(xué)識和見識的標準。這樣的朋友圈,對每個人的發(fā)展都是有益的。君子本身就是這樣的人,就應(yīng)該和這樣的人交朋友。

原文:損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

譯文:有害的交友有三種:同諂媚逢迎的人交友,同善于裝出和顏悅色的人交友,同慣于花言巧語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解讀:君子告訴人們,不能和以上三種人交朋友。這三種人都是意識和人格方面有問題的人,交這樣的朋友,只能有損于自己。“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正直的人與這三種人都是不同道的人。

原文:親于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論語·陽貨》)

譯文:親身做壞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

解讀:親身做壞事的人與君子是在本質(zhì)上完全不同的兩類人,君子是不能和這樣的人接觸的。

原文:君子不施其親。(《論語·微子》)

譯文:君子不遺棄他的親屬。

解讀:君子要加深親屬之間的親和力,為百姓做出樣子,才能治理好百姓??鬃诱f這話的時候,正值春秋末期,父子之間、兄弟之間、家族內(nèi)部成員之間、家族之間互相為爭奪土地財產(chǎn)人口,同室操戈、傾軋殺戮屢見不鮮,故孔子有此提倡。

原文: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論語·微子》)

譯文:舊友沒有大錯誤,就不要拋棄他們。

解讀:這也是一種為政措施,也是最大限度地團結(jié)一切可以團結(jié)的人,調(diào)動一切可以調(diào)動的積極性的一種措施。春秋時大動亂時期,朋友、敵人也是反復(fù)不定,故孔子有此倡導(dǎo)。

原文:益者三樂。樂節(jié)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論語·季氏》)

譯文:對人有益的三樂是,以禮樂調(diào)節(jié)自己為樂,以稱道別人的好處為樂,以有許多賢人為朋友為樂。

解讀:這是人生面臨的三種健康而高雅的格調(diào),禮樂是一種文明行為表現(xiàn),稱道別人是一種心胸坦蕩表現(xiàn),多交往賢人是一種互相促進激勵。這些對于人的身心發(fā)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原文:損者三樂。樂驕樂,樂佚游,樂晏樂。(《論語·季氏》)

譯文:對人有損的三樂是,喜歡驕縱無節(jié)制的作樂,喜歡游蕩忘返而樂,喜歡沉湎于飲酒作樂。

解讀:孔子提出損者三樂,主要是告訴人們不能沉溺于安樂享受,生活應(yīng)該艱苦勤奮為好。因為這三種樂對于人的身心發(fā)展都是有害的。

原文:無求備于一人。(《論語·微子》)

譯文:不要苛刻地要求一個人十全十美。

解讀:這里告訴人們,對人不要求全責備,因為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

原文: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論語·子張》)

譯文:君子尊敬賢人,也能夠容納眾人;鼓勵好人,也能同情能力不夠的人。

解讀:這里體現(xiàn)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孔子認為所謂仁,就是愛人,“泛愛眾”,即廣泛的愛大眾之人,當然就包括了賢人和一般的人,好人和能力差的人。

原文: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論語·子張》)

譯文:君子厭惡處在下流的地方,而使天下一切壞名聲都歸到他身上。

解讀:下流為眾惡所歸之地方,地形卑下,眾流所歸,人之為惡,一旦為眾人唾棄,即成眾惡所歸。此為比喻。

原文: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從不說怎么辦怎么辦的人,我對他也沒什么辦法。

解讀:這里所說的“如之何”,就是“怎么辦”的意思。上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向人們提倡多問幾個為什么,多開動腦筋思考,要有急于解決問題的主觀要求。只有那些懶惰之人和不愿思考問題的人是從來不問為什么,當然也就無計可施。

原文:朋友數(shù),斯辱矣。(《論語·里仁》)

譯文:朋友交往次數(shù)過多、過于繁瑣,就會反被疏遠。

解讀:朋友之間交往也有辯證法,本來朋友之間是親密無間的,但交往不能超過一定的度,世界上的任何事都有個度的問題。超過這個度,就向相反方向轉(zhuǎn)化。

原文: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論語·子路》)

譯文:互相切磋勉勵,又能和順相處,可以稱作士了。

解讀:切切偲偲,意思是互相懇切批評勉勵的樣子;怡怡,意思是和氣順從的樣子。君子之間就要像朋友之間和兄弟之間那樣,既能在一起對學(xué)術(shù)問題進行切磋勉勵,又能和順相處。

原文:朋友切切緦緦。(《論語·子路》)

譯文:朋友之間就應(yīng)該切磋勉勵。

解讀:朋友之間既需要互相鼓舞勉勵,也需要對朋友之間互相開展懇切的批評和自我批評。這樣的朋友交往才會長久。朋友之間也不可無原則的一團和氣。

原文:兄弟怡怡。(《論語·子路》)

譯文:兄弟之間就應(yīng)和順相處。

解讀:孝悌,講的就是對父母孝順,兄弟之間充滿仁愛、和睦相處。

原文:放于利而行,多怨。(《論語·里仁》)

譯文:事事都依據(jù)個人利益而行動,會招致很多人的怨恨。

解讀:因為事事都依據(jù)個人的利益而行動,必然要侵犯到別人的利益,那當然要引起別人的怨恨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怨恨的人就會多起來。

原文:不念舊惡,怨是用希。(《論語·公冶長》)

譯文:不記人家過去的惡行,因此別人對他的怨恨就很少。

解讀:對別人要有一顆寬厚的心,特別是對已經(jīng)成為歷史的事,不能老是記恨別人的惡行,這樣,就會減少別人對你的怨恨。

原文: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要事奉那些大夫中的賢者,與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

解讀:因為君子本身就是賢人,是有仁德的人,事奉賢人,與仁人交往,是人以類聚,所以君子在一起不會結(jié)黨營私,不會相互勾結(jié)做不仁德的事。

第五章 君子禮仁之道

????原文: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周易·乾卦》文言)

????譯文:君子用自己的實踐體現(xiàn)仁德,足以成為眾人頭領(lǐng);能使眾善者聚集一堂,足以使之合乎禮儀;能夠施利于萬物,足以使道義達到和諧;能夠固守節(jié)操,足以主持各種大事。

????解讀:君子行為體現(xiàn)仁德,就能成為領(lǐng)導(dǎo)核心。仁人賢者聚集在一起能更合乎禮儀。先利眾人,足以使社會達到和諧,合乎道義;忠貞不移干事足以能成就大事。

????原文: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譯文:君子居心于仁,居心于禮。仁愛的人仁慈愛別人,有禮的人尊敬別人;慈愛別人的人,別人也常常慈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常常尊敬他。

????解讀:君子與一般人的區(qū)別就在于居心,不仁的事不做,無禮的舉動不發(fā)生。君子以自己的行動,影響眾人行仁、行禮。

????原文: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禮記·中庸》)

????譯文:所謂仁,就是人。親愛親人就是最大的仁。所謂義,就是相宜,尊重賢人就是最大的義。

????解讀:這里對仁義的具體解釋,就是首先要愛親人,尊賢人。

????原文: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

????譯文:奉行仁政的人,無敵于天下。

????解讀:當政者由于對百姓實行仁政,得到百姓的擁護,當政者和百姓同心同德了,也就無敵于天下了。

????原文: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

????譯文:君子親愛自己的親人,推而使仁德于百姓;對百姓施仁德,推而愛惜萬物。

????解讀:仁,就是推己及人,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原文: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孟子·離婁上》)

????譯文:只有仁愛的人才適宜擔任較高的職務(wù)。如果讓不仁的人處在高職務(wù)上,就等于把他的惡跡傳播到群眾中去,對眾人的影響也不好。

????解讀:選拔領(lǐng)導(dǎo)干部,一定要把德行放在第一位。因為德行對百姓影響很大。

????原文:仁者以財發(fā)身,不仁者以身發(fā)財。(《禮記·大學(xué)》)

????譯文:有仁德的人會舍財修身,沒有仁德的人會舍身發(fā)財。

????解讀:有仁德的人和沒仁德的人,追求和思想境界有根本的區(qū)別。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原文: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孟子·離婁上》)

????譯文:仁是人們最安適的住宅;義是人們最正確的道路。

????解讀:一個正派的人,一生是離不開仁和義的。

????原文: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禮記·大學(xué)》)

????譯文:沒有居上位的人喜愛仁慈而下位的人不喜愛忠義的,沒有喜愛忠義而完不成自己事業(yè)的。

????解讀:上行下效,說到底還是領(lǐng)導(dǎo)的表率作用問題。忠義是完成事業(yè)的保證,而仁德又是忠義的根基。

????原文: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禮記·中庸》)

????譯文:通過溫習過去學(xué)過的知識而獲取新的認識,用樸實厚道的態(tài)度去尊崇禮儀。

????解讀:學(xué)而時習之,是增加見識;尊崇禮儀態(tài)度要樸素虔誠。

????原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人們都有一顆不忍心看到別人受痛苦的心。用這種憐憫別人的好心,去施行憐憫天下百姓的仁政。

????解讀:將仁心行施于政事上,就是仁政。孟子最早提倡施仁政的。

????原文: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任何一個人要是沒有同情人的心,就算不了人;沒有羞恥心,算不了人;沒有禮讓的心,算不了人;沒有是非的心,算不了人。

????解讀:正常的人應(yīng)該有同情心、羞恥心、禮讓之心、是非之心。按孟子人之初性本善之說,此四心,人皆有之。

????原文: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知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同情人的心,是仁的開端;羞恥心,是義的開端;禮讓的心,是禮的開端;是非的心,是智的開端。

????解讀:一個人有了這四個開端,就會有所作為,發(fā)揚和擴大這四個開端,就能影響到社會,人民就能安居樂業(yè)。

????原文: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孟子·告子上》)

????譯文:仁是人心的本質(zhì),義是人所必由的大道。

????解讀:仁和義,是人不可須臾離開的本質(zhì)和品德,要每時每刻保持。這與孟子所說“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的話,在本質(zhì)上是一致的。

????原文:欲仁而得仁。(《論語·堯曰》)

????譯文:君子自己需要仁,就能得到仁。

????解讀:這里強調(diào)的是主觀能動性、主動性。首先是要具有仁愛之心,其次要時刻在言行上施行仁愛之心,這樣才能要仁得仁。能否得仁,關(guān)鍵在于個人主觀努力。

????原文: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xué)而》)

????譯文:君子要專心致力于根本。根本的東西確立了,道也就由此而產(chǎn)生了。孝悌,這就是仁的根本。

????解讀: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范疇;仁道,就是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和體現(xiàn)。為仁之本,就是孝悌,就是對父母孝順,對兄弟仁愛、和睦。

????原文: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xué)而》)

????譯文:花言巧語,裝出好看的臉色來討人喜歡,這樣的人,仁心就很少了。

????解讀:孔子反對花言巧語,更反對說的多做的少。他主張說話謹慎,說到做到,先做后說。對人他說要聽其言觀其行,注重實際行動,強調(diào)言行一致,不尚空談。這已形成了中國思想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原文:御人以口給,屢憎于人,不知其仁。(《論語·公治長》)

????譯文: 靠伶牙俐齒和人辯駁,常常招人討厭,這樣的人不知道他能有什么仁德。

????解讀:這樣的人是沒有仁德的。仁德之人是不隨便和人爭辯,而是靠仁德來取得人們的喜歡和想念。

????原文: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xué)而》)

????譯文:要廣泛地愛眾人,對其中有仁德的人更要親近他。

????解讀:仁者愛人,泛愛眾,是孔子“仁”的思想的核心,尤其重視有仁心、仁德、仁行的人。

????原文:恭近于禮,遠恥辱也。(《論語·學(xué)而》)

????譯文:態(tài)度恭敬而合乎禮儀禮節(jié),就可以遠離恥辱。

????解讀:人們尊敬的是那些態(tài)度恭敬謙讓、行為有禮儀禮節(jié)之人。沒有人對他施以侮辱之舉,他自然就遠離恥辱。另一方面,修養(yǎng)使自己態(tài)度行為達到高度文明,內(nèi)心的自我感覺也會遠離恥辱。

????原文:恭而無禮則勞。(《論語·泰伯》)

????譯文:恭敬而不以禮作指導(dǎo),就會很勞苦。

????解讀:恭敬的行為和作法,必須按禮儀、禮節(jié)、禮制的要求去做,有章可循、有矩可依,這樣就不會過于勞累了。

????原文:慎而無禮則葸(xǐ)。(《論語·泰伯》)

????譯文:謹慎而不以禮作指導(dǎo),就會流于懦弱。

????解讀:葸,膽怯、畏懼的意思。謹慎本是優(yōu)點,但如果沒有禮來引導(dǎo),謹慎就變成了膽怯、畏懼。

????原文:勇而無禮則亂。(《論語·泰伯》)

????譯文:勇敢而不以禮作指導(dǎo),就會盲動闖禍。

????解讀:勇,對人一般來說是好事,勇也是士人和君子所應(yīng)具備的品質(zhì)。但勇的行為也應(yīng)該遵照禮儀、禮節(jié)、禮制的要求去做。離開了禮節(jié)禮儀的勇,就不是義了。見義勇為就是依禮的表現(xiàn)。

????原文:直而無禮則絞。(《論語·泰伯》)

????譯文:正直而不以禮作指導(dǎo),就會尖刻刺人。

????解讀:絞,是尖刻刺人的意思。正直本來是一個人性格上的優(yōu)點,但如果不用禮節(jié)來引導(dǎo),正直就會變?yōu)榧饪獭⒋碳と说男袨椤?/p>

????原文:貧而樂,富而好禮。(《論語·學(xué)而》)

????譯文:人貧窮之時,也要過得很開心;人富足了以后,要仍然愛好禮儀禮節(jié)。

????解讀:人在每時每刻,在各種境遇中,都要保持樂觀、好禮的態(tài)度。

????原文:信近于義,言可復(fù)也。(《論語·學(xué)而》)

????譯文:說話有信用而合乎道義,那么所說的話就能兌現(xiàn)。

????解讀:這里講的是信與義之間的關(guān)系,言必信,本身就合乎道義;行必果,就是言的踐諾。做事有信譽,就合乎道義。

????原文:孝慈則忠。(《論語·為政》)

????譯文:對父母孝敬,對兄弟慈愛,百姓就會忠于你。

????解讀:以身作則地孝敬父母,慈愛兄弟,百姓是看在眼里的。他們就會贊成你,擁護你,跟你學(xué),也會忠誠于你。

????原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譯文:對于仁人來說,自己要立身,就使別人也能立身;自己通達了,也幫助別人通達。

????解讀:這是儒家的推己及人的思想,他在本質(zhì)出發(fā)點上,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致的。區(qū)別在于說明的角度不一樣。

????原文: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譯文:見到合乎道義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沒有勇氣。

????解讀:“見義勇為”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經(jīng)典名言。這種勇外在表現(xiàn)就是合乎義的要求。而義是按照禮儀禮節(jié)的要求去做的。如果你見到合乎禮與義的事而不去做,這就是沒有勇氣的表現(xiàn)。有勇而無禮,是亂的表現(xiàn)。

????原文: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

????譯文:一個人沒有仁心,怎樣對待禮儀禮節(jié)?一個人沒有仁心,怎樣對待音樂呢?

????解讀:禮是關(guān)于人與人關(guān)系在制度上和禮節(jié)上的規(guī)定,樂是表達人們內(nèi)心情感的形式,也是禮的組成部分。禮樂都是外在的,仁則是內(nèi)心情感,孔子強調(diào)禮樂這種外在的東西要建立在內(nèi)在的仁的基礎(chǔ)上,沒有仁,禮樂就失去了意義。這就是禮和樂與仁的關(guān)系,仁是核心。

????原文: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論語·八佾》)

????譯文:對于禮,與其奢侈鋪張,寧可比較節(jié)儉些好;對于喪事,與其置辦周備,寧可哀痛悲傷的氣氛重些。

????解讀:孔子非常重視禮,但對于禮儀的形式他卻提倡寧儉無奢。對于喪禮他更為強調(diào)地是對親人的哀痛,而主要的不是對喪事要求周備齊全。

????原文: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

????譯文:君主要按照禮儀禮節(jié)來使用臣下,臣下要以忠誠來事奉君主。

????解讀:這一句話的反話就是,君使臣不以禮,臣事君不一定以忠。當時魯定公為觀看齊國送來的女樂表演,停廢朝禮三天,孔子十分生氣,直接走人不伺候了。這個道理,也可以適用于今天的上下級關(guān)系。領(lǐng)導(dǎo)對所部下級,應(yīng)該按照黨和國家的規(guī)定行事,下級才會嚴肅認真按領(lǐng)導(dǎo)的部署執(zhí)行。倘若領(lǐng)導(dǎo)不按規(guī)定辦事,搞不正之風,下級就不會認真負責。

????原文: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里仁》)

????譯文:要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是很好的,選擇住處而不和有仁德的人相處,哪能算是明智呢?

????解讀:居住地點的選擇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很重要,要住在社會風氣有仁德的氛圍之中,要和有仁德的人相處,這對人的身心發(fā)展和對后代的影響,都是有益的。

????原文: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論語·里仁》)

????譯文:不仁的人不可以長久處于有約束的環(huán)境,也不可長久處于安樂的環(huán)境中。

????解讀:孔子認為,不仁者不能長久地處于貧困和安樂之中。理由是,當他們長久處于貧困之中就容易為非作亂;當他們長久處于安樂之中就容易驕奢淫逸。

????原文: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論語·里仁》)

????譯文:仁者是安于仁道的,智者是當仁對自己有利時,才去行仁的。

????解讀:孔子認為,只有仁者安于仁道,才能經(jīng)受長期的貧困和長期的安樂的考驗,是不會走上邪道的。孟子后來發(fā)揮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以致形成了我們中華民族在任何環(huán)境下都能矢志不渝、保持氣節(ji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原文: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

????譯文:只有仁德之人,才能愛人和恨人。

????解讀:這里講了兩個問題,一是有仁德的人能愛人,也能恨人,不是只講愛人,也有惡恨人的一面;二是仁者的恨人和愛人的標準都是以仁為準繩的。只有一切從仁出發(fā),才會有正確的愛和恨,才能真正做到愛人和恨人。

????原文:茍至于仁矣,無惡也。(《論語·里仁》)

????譯文:如果能立志于仁,就不會做壞事了。

????解讀:仁是做人的根本 ,一個人的志向就是立仁、行仁,只能是做善事。反言之,那些做了壞事的人,其根本原因在于他沒有立志于仁。

????原文:君子去仁,惡乎成名?(《論語·里仁》)

????譯文:君子如果丟棄了仁德,怎么成就他的名聲呢?

????解讀:君子首先應(yīng)該有仁的志向、仁的行為,才稱為君子的。去掉了仁德,就去掉了仁人的根本,人就不成其為君子了。

????原文: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論語·里仁》)

????譯文: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哪怕是在倉促匆忙之時,也一定和仁同在;哪怕是在顛沛流離之時也一定按仁道去做。

????解讀:君子本身已達到仁的境界,他時時刻刻都會按照仁德的要求去做的,這是由他的仁德本質(zhì)所決定的。

????原文:好仁者,無以尚之。(《論語·里仁》)

????譯文:愛好仁德的人,是至高無上的人。

????解讀:因為仁德本身是至高無上的品德,所以具有仁德的人當然就是至高無上的。

????原文: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論語·里仁》)

????譯文:厭惡不仁的人,他之所以行仁德,是為了不讓不仁的東西沾染到自己身上。

????解讀:惡與仁是對立的德性。君子本身具有仁德,但在社會活動中,由于各種原因,有時也可能要沾染上不仁的東西。如果他處處行仁德的話,那不仁的東西就不會沾染于他了。

????原文: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論語·里仁》)

????譯文:人們的過錯,總是和他所處的同類人相同的。所以考察一個人的過錯,就知道這人仁與不仁了。

????解讀:生活在相同的環(huán)境,和相同志向的人相處,容易犯同類的錯誤?!叭艘灶惥?,物以群分”,和仁人相處所犯的錯誤是仁人犯錯,和不仁的人相處屬于惡人犯錯。兩種不同的人犯的錯誤性質(zhì)肯定是不一樣,因此考察過錯本身就可以知道這個人是否是仁人了。

????原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

????譯文:所謂孔子之道,就是“忠恕”而已。

????解讀:孔子的學(xué)生曾參解釋孔子之道,就是忠恕。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兩個字都體現(xiàn)了推己及人的精神,如急人之難的互助精神,設(shè)身處地,將心比心的互諒精神,都是推己及人精神的表現(xiàn)。這是一種平等、團結(jié)、友愛、互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原文: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論語·公冶長》)

????譯文:養(yǎng)護百姓要有恩惠,役使百姓要合于已有法度。

????解讀:養(yǎng)護百姓施以恩惠,役使百姓合于義和法度,本身就是仁德。

????原文: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論語·雍也》)

????譯文:有仁德的人,有難事做在別人之前,有收獲而得在別人之后,這可以說就是仁啦。

????解讀:這就是一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這種思想、行為本身就屬仁德行為。對有仁德的人來說,這樣做是一種內(nèi)在高尚品質(zhì)決定的必然行為。

????原文: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

????譯文:聰明人喜愛水,仁者喜愛山。

????解讀:總體上可能有一定道理,但卻不是絕對的。

????原文:知者動,仁者靜。(《論語·雍也》)

????譯文:聰明人好動,仁人安靜。

????解讀:這種情況總體上可能有一定道理,但決不是絕對的。

????原文:智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譯文:聰明人快樂,仁義人長壽。

????解讀:以上三段話,盡管不能絕對化,但也有一定的道理。聰明人施展自己的才能來治理天下,像流水一樣不停,流水、好動、愉快,三者相通,反應(yīng)敏捷、靈敏,比較活潑快樂。對仁者來說,高山、安靜、長壽三者也可一致,壽比南山,安如磐石。

????原文:博施于民而能濟眾。(《論語·雍也》)

????譯文:對百姓能廣施恩惠,周濟大眾。

????解讀:這是以仁德管理政事的典型表現(xiàn),仁德施行的對象是廣大民眾。盡管仁政的概念是后來孟子提出來的,但無疑,這里孔子說的其實就是仁政的表現(xiàn)。

????原文: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

????譯文:能就近以自己的心推及他人,可以說就是為仁的方法了。

????解讀:以上兩段,是對“仁”的一個原則的說明,也是對“忠恕”二字的解釋,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另一體現(xiàn)。這些都貫穿了推己及人的精神。

????原文: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譯文:仁離我們很遠嗎?只要我想行仁,仁就來到了。

????解讀:這里說明一個道理,仁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周圍。關(guān)鍵是人的思想有沒有行仁之心,有沒有行仁的主觀愿望。只要是你想行仁了,仁就應(yīng)聲而至,應(yīng)想而至,因行而至。

????原文: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論語·泰伯》)

????譯文:君子用深厚誠懇的態(tài)度對待親屬,民眾就會興起仁的風氣。

????解讀:誠懇對待親屬,本身就是仁的表現(xiàn),也是一種表率。他對百姓必定有影響。君子之德風,君子做到了,百姓必定隨風而做。

????原文: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譯文:以實行仁為自己的責任,不是很重大的事嗎?為此而要奮斗終生,路途不是很遙遠嗎?

????解讀:“死而后已”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經(jīng)典名言。他把實現(xiàn)仁當做自己畢生的事業(yè),直要做到死而后已??鬃又v的當仁不讓、見義勇為行為是由這一思想出發(fā)而提出的具體要求。

????原文:好勇疾貧,亂也。(《論語·泰伯》)

????譯文:喜好勇力而又恨自己貧窮,就會作亂。

????解讀:這種情況下,勇已經(jīng)不成其為優(yōu)良品質(zhì)了。應(yīng)該是通過正道擺脫貧困才對。

????原文: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論語·泰伯》)

????譯文:一個人如果不仁,嫉恨太深,也會出亂子。

????解讀:不仁的人本身就容易出亂子,如果再加上很深的嫉恨心,那肯定就會出亂或出大亂。這是由一個人的本質(zhì)所決定的。

????原文:克己復(fù)禮為仁。(《論語·顏淵》)

????譯文:約束自己,按照禮儀禮節(jié)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

????解讀:克己復(fù)禮包括兩個方面:克己,是個人修養(yǎng)的功夫;復(fù)禮,是修養(yǎng)要達到的標準和目標??鬃酉Mㄟ^人們的道德修養(yǎng)使人們自覺遵守禮的規(guī)定。這是孔子的基本思想。這里克己復(fù)禮對全社會而言,主體應(yīng)該是眾人。只有大家都能克己復(fù)禮,天下才能歸于仁。

????原文:一日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

????譯文:一旦達到了人人都能約束自己,都能按照禮節(jié)禮儀要求自己,天下就歸于仁了。

????解讀:天下歸仁的前提是一旦達到克己復(fù)禮。一個人達到克己復(fù)禮是不夠的,一部分人也不行,而是大部分人或所有的人都能克己復(fù)禮才行。

????原文: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

????譯文:不合于禮的要求的不看,不合于禮的要求的不聽,不合于禮的要求的不說,不合于禮的要求的不做。

????解讀:禮是具體的,一切依禮而行,視、聽、言、動一切行動依禮。禮的這些具體要求,早已過時,但“克己復(fù)禮”中包含的帶有普遍性的一般原則,還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譯文: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加給別人。

????解讀:這是孔子的一句非常有影響的經(jīng)典名言。它體現(xiàn)了孔子的“仁”的思想,是孔子“忠恕”思想的具體表述,也是一種推己及人、將心比心的思想表現(xiàn)。

????原文:仁者,其言也讱。為之難,言之得無讱乎?(《論語·顏淵》)

????譯文:仁人說話遲鈍。因為做起來很難,說話能不遲鈍嗎?

????解讀:這句話與孔子的一貫主張是相一致的??鬃诱J為,仁者應(yīng)該多做少說,先做后說,說要慎重,說得到做得到??鬃又鲝堈f話遲鈍些比較好,原因是怕說出來而做不到,必須經(jīng)過深思熟慮才慎重地說出來。

????原文: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

????譯文:樊遲問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說,仁就是愛人。

????解讀:仁就是愛人,仁者愛人??鬃拥幕卮鹬苯亓水?。這也是一個抽象的解釋,因為孔子并沒有說愛人的含義究竟是什么。但它反映了孔子的人文主義精神,孔子把人作為自己全部學(xué)說的對象和核心。

????原文:(仁就是)愛人。(知就是)知人。(《論語·顏淵》)

????譯文:仁,就是愛人;知,就是知人。

????解讀:仁者,愛人;知者,知人。愛人為仁,知人為知。這是孔子對“仁”和“知”最為通俗的解釋。

????原文: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論語·子路》)

????譯文:平常在家要恭敬有禮貌;辦事要嚴肅謹慎;待人要忠心誠意。

????解讀:君子對家庭,對政事,對人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仁德的人,他的仁德要表現(xiàn)在對待家庭恭敬有禮,處理政事一絲不茍,日常待人要忠誠守信。

????原文:剛、毅、木、訥,近仁。(《論語·子路》)

????譯文:剛強、果敢、質(zhì)樸、言語謹慎,這四種品德接近于仁。

????解讀:剛強,果敢有決斷,質(zhì)樸耿直不輕佻,話不輕易說出口,這四種品格接近于仁,顯然說明它還不是仁。這是因為以上這四點只是說明人的性格特點及其外在的特點表現(xiàn)。而一個人是不是有仁德,決定于他有無仁德之心和仁德之行。

????原文: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

????譯文: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卻不一定仁。

????解讀:仁人勇敢,是因為他有為仁而付出自己的一切的精神,即仁人能見義勇為。勇者不必有仁,這是因為社會上很多人都具備勇的因素,但他們卻缺乏仁德精神。當然也不排除不是仁人,但有時也做出仁事。

????原文: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論語·憲問》)

????譯文:君子而有時不仁,這種情況是有的吧,但小人中是不會有仁的。

????解讀:“君子而不仁者”也可以理解成“君子中不仁的人”,這種理解只是字面上講得通,而從君子的本質(zhì)上看是不可能的,因為君子本身就是有仁德的人。君子有時可能會做不仁的事,這種理解是完全人性化的理解,是十分準確的。君子有時會因為各種不同的客觀環(huán)境的影響和必不得已的情況下,可能做出不仁的事,這也屬正常。

????原文: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有志之士和有仁德之人,沒有貪生怕死而損害仁德的,只有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成全仁德的。

????解讀:孔子在這里提出了自己的生死觀:對生死問題的處理要服從仁的要求。對一個人來說,有比生命還重要的東西,這就是仁和義??鬃犹岢觥皻⑸沓扇省保献犹岢觥吧嵘×x”,這成為古往今來無數(shù)志士仁人的人生格言,并激勵他們在生死關(guān)頭高揚了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革命氣節(jié),涌現(xiàn)出一批可歌可泣的事跡。

????原文: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事奉那些大夫中的賢人,與士人中那些有賢德的人交朋友。

????解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君子本身就是賢人,侍奉賢人,和有賢德的人做朋友,對君子來說是順理成章之事,是完全應(yīng)該而合理的。

????原文: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才智已能達到治理政事和治理國家的水平,但它的仁德不足以保持它,那么他雖然得到位子了,一定還會失去。

????解讀:才智和仁德二者在一個人事業(yè)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仁德比才智更重要。

????原文: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涖(lì)之,則民不敬。(《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才智達到治政、治國水平,仁德也足以保持,但不能以莊重的態(tài)度對待百姓,那么百姓就會不敬重你。

????解讀:一個人的才智、仁德、莊重態(tài)度,三者在治理百姓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很重要,但對待百姓的莊嚴態(tài)度是很關(guān)鍵的。

????原文: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才智達到治政、治國水平,仁德也足以保持了,也能以莊嚴的態(tài)度對待百姓,但動員百姓時,不按照禮的要求去做,那也還不是完善的。

????解讀:才智、仁德、莊重態(tài)度、禮節(jié)四者在管理百姓中的作用,都是很重要的,但是要想管理得更為完善,就必須用禮節(jié)來約束行動。

????原文: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百姓對于仁德的需要,超過了對水火的需要。

????解讀:這句話可以理解成,民眾中仁德缺乏,對仁德渴求比對水火都重要。也可理解成,民眾對仁德的需要的認識,超過了對水火的需要。都可以講得通,都表達了共同一點,就是仁德的地位高于水火的地位。

????原文:當仁,不讓于師。(《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面臨實行仁德的事,就是對老師也不謙讓。

????解讀:“當仁不讓”是孔子的一句經(jīng)典性名言,至今仍被人們看做在關(guān)鍵時刻挺身而出的代名詞。其實,當仁不讓就是見義勇為的意思。他都表現(xiàn)了孔子把實踐仁德放在第一位的精神,即把仁作為衡量一切是非的最高準則,又把仁貫徹到行動中去,實踐仁德。

????原文: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曰:恭、寬、信、敏、惠。(《論語·陽貨》)

????譯文:處處實行五種品德,就是仁了。這就是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

????解讀:這里清楚的告訴我們,君子究竟應(yīng)該具備哪些品德。只具備一個或幾個,還不能稱為完全意義上的君子。但每一種品德都是君子品德。仁德包括這五項。

????原文:恭則不侮。(《論語·陽貨》)

????譯文:恭敬就不會招致侮辱。

????解讀:恭敬態(tài)度不僅是君子的品德,恭敬態(tài)度也是君子人格受人尊敬的原因。

????原文:寬則得眾。(《論語·陽貨》)

????譯文:寬厚就能得到眾人的擁護。

????解讀:寬厚不僅是君子的品格,也是一種調(diào)動眾人同心同德的施政方式。

????原文:信則人任。(《論語·陽貨》)

????譯文: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信用。

????解讀:誠信不僅是君子的品德,也是交友和取得別人信任的依據(jù)。

????原文:敏則有功。(《論語·陽貨》)

????譯文:勤敏就能取得成功。

????解讀:勤敏不僅是君子的品德,也是事業(yè)取得成功之路。

????原文: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

????譯文:慈惠就可以使喚人。

????解讀:慈惠不僅是君子的品格,也是能調(diào)動眾人積極性的人格力量。

????原文:好仁不好學(xué),其蔽也愚。(《論語·陽貨》)

????譯文:愛好仁德而不愛好學(xué)習,其弊病是容易受人愚弄。

????解讀:這里告訴我們,只具備愛好仁德,還是不夠的。還必須不斷地學(xué)習,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才會使仁德持久,當然也就不會受別人的愚弄。

????原文:鄉(xiāng)愿,德之賊也。(《論語·陽貨》)

????譯文:那種誰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是敗壞道德的人。

????解讀:鄉(xiāng)愿,是指那些與世俗同流合污,欺世盜名,誰也不得罪的人。孔子反對鄉(xiāng)愿,主張待人應(yīng)以禮仁為原則。仁者對人有好惡。不講好惡,對一切人都一味地討好,都不得罪,這不是仁的要求,恰恰是對道德的敗壞。鄉(xiāng)愿與仁者是不相容的。

????原文: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子強》)

????譯文:廣泛地學(xué)習而又堅守其志,就切身有關(guān)的問題發(fā)問而又從近處去思考,仁就在這中間了。

????解讀:孔子在此提出博學(xué)、篤志、切問、近思四個概念。這是孔門的修養(yǎng)方法。要透徹理解,就要將之與孔子的有關(guān)言論聯(lián)系起來把握。


第六章 君子為人之道

????原文: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周易·乾卦》文言)

????譯文:君子的行為是以完善品徳修養(yǎng)為目的的,日常德行彰顯,使人可見其德行之事。

????解讀:君子當以成就道德為行為準則,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松懈,且光明正大地經(jīng)得起人們的審視。

????原文:君子以虛受人。(《周易·咸卦》象)

????譯文:君子以虛懷若谷的精神,容納感化眾人。

????解讀:君子要虛懷無私,容納他人。

????原文:君子以立不易方。(《周易·恒卦》象)

????譯文:君子樹立立世為人的原則,永不改變。

????解讀:君子應(yīng)立經(jīng)久不易之志,擇善而守,富貴、貧賤、威武都不能改變。

????原文: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卦》象)

????譯文:君子日常言語應(yīng)有實在的內(nèi)容,日常行為應(yīng)遵循恒定的原則。

????解讀:君子說話要有內(nèi)容,言之有物,行動要有結(jié)果。

????原文:君子以致命遂志。(《周易·困卦》象)

????譯文:君子以不惜犧牲生命來實現(xiàn)理想。

????解讀:君子要有以舍棄其生命的精神,來實現(xiàn)其志向。見義勇為,舍生取義。

????原文: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禮記·中庸》)

????譯文: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因為君子的言行時時都不偏不倚;小人的言行違反中庸,是因為小人的言行無所顧忌、無所畏懼。

????解讀:關(guān)于中庸,是孔子最為重要的思想。但是孔子卻并沒有專門定義中庸的文字。從本段話可以窺見的是,中庸思想有不偏不倚,有所顧忌、有所畏懼的內(nèi)容成分。根據(jù)孔子的其他言論,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自然之理,精微之極致,都屬于中庸的內(nèi)容精神。

????原文: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吸取別人的優(yōu)點來行善,其實這也是幫助別人行善,所以,君子的所作所為沒有比跟別人一起行善更偉大的了。

????解讀:一個人行善是不夠的,要和大家一起行善,才是更為高尚的事。

????原文: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孟子·離婁上》)

????譯文:一個真正恭敬的人,不會侮慢別人。一個真正儉樸的人,不會掠奪別人。

????解讀:那些侮慢別人、掠奪別人的人,都是怕別人不順從他的欲望。

????原文:君子無所不用其極。(《禮記·大學(xué)》)

????譯文:君子處處都要追求達到至善的境界。

????解讀:君子自己弘揚美德,追求的是至善至美。

????原文: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孟子·離婁上》)

????譯文:凡是自己的行為沒有得到預(yù)期效果的,都要反過來從自身上找原因。自身做對了,天下人自然回歸向自己。

????解讀:做事都有失敗的時候,應(yīng)該多從自身上尋找失敗的原因,要先做別人的表率。

????原文: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禮記·中庸》)

????譯文:忠恕與道相去不遠,不愿加于自己身上的,也不要加在別人身上。

????解讀: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另一說法,是推己及人的思想表現(xiàn)。

????原文: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離婁上》)

????譯文: 人們的毛病,在于遇事喜歡當別人的老師。

????解讀:好為人師,大多數(shù)是因為沒有自知之明。

????原文: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禮記·大學(xué)》)

????譯文:君子品德完美,達到了最高境界的善,百姓自然不會忘記他。

????解讀:君子品德達到至善盡美,會給人們留下永遠的懷念。

????原文: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然后人毀之。(《孟子·離婁》)

????譯文:人們是由于自己有招致侮辱的言行,然后別人才敢侮辱他。一個家庭一定是自己先出現(xiàn)漏洞,然后別人才會乘虛而入來破壞它。

????解讀:要想保持人和家庭的正常,首先保證自己和家庭內(nèi)部不出問題。

????原文: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禮記·大學(xué)》)

????譯文:喜愛一個人,又能認識到他的缺點;不喜歡一個人,但又能認識到它的優(yōu)點。

????解讀:人們往往對喜愛的人有偏見,對不喜歡的人也有偏見,這都是品德修養(yǎng)不高的表現(xiàn)。

????原文: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

????譯文:只有質(zhì)樸和文采配合恰當,才是個君子。

????解讀:文質(zhì)彬彬,這是孔子所表述的流傳至今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名言??鬃诱J為,質(zhì)樸多于文采,就像個沒受過教育的鄉(xiāng)下人,顯得粗魯。文采多于質(zhì)樸,就像個管文書的小吏。只有質(zhì)樸和文采相得益彰,才是個君子。仁是質(zhì),禮是文。同時,質(zhì)和文的關(guān)系就是仁和禮的關(guān)系,文質(zhì)彬彬,也說明仁和禮不可或缺,不可偏廢。

????原文: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xué)而》)

????譯文:君子侍奉父母能竭盡全力。

????解讀:這是君子為人之道中最為重要的孝道。

????原文: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xué)而》)

????譯文:君子與朋友相交說話誠實可信。

????解讀:這是君子為人之道中的交友之道。

????原文:君子不重則不威。(《論語·學(xué)而》)

????譯文:君子不莊重自尊,就沒有威嚴。

????解讀:莊重本身就是君子應(yīng)該具有的風度,這種風度不是故意裝飾出來的,而是一種內(nèi)在自信的外在表現(xiàn)。有了莊重,威嚴自然而然會產(chǎn)生。

????原文:主忠信。(《論語·學(xué)而》)

????譯文:對朋友要講忠誠和信任。

????解讀:這是君子為人的交友之道。朋友之間維持友誼的關(guān)鍵是相互忠誠和信任。

????原文:君子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論語·堯曰》)

????譯文:君子無論人多人少,無論大人小孩,都不怠慢。

????解讀:這是君子為人之道中的待人之道。對任何人都不怠慢,眾寡無欺,童叟無欺。

????原文: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論語·堯曰》)

????譯文:君子端正自己的衣帽,嚴肅自己的目光,莊嚴而使人生敬畏之心。

????解讀:這是君子為人之道中的儀表之道,穿著整齊,表情嚴肅,莊嚴。

????原文: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譯文:三軍的統(tǒng)帥可以奪取,匹夫的志向卻是不可奪取的。

????解讀:這是孔子的又一膾炙人口的著名經(jīng)典語言?!捌シ虿豢蓨Z志”,說明君子對人的志向和人格尊嚴的重視。對一個人來說,堅守自己的志向,保持個人的人格尊嚴,不為威脅恫嚇所動搖;對他人來說,要尊重別人的志向,不可強制性地改變別人的志向。這就是君子的為人之道。

????原文:貧而無諂,富而無驕。(《論語·學(xué)而》)

????譯文:貧窮而不能諂媚,富有而不能驕奢。

????解讀:這就是君子的為人之道 。人處于貧窮的境遇時,要保持自己做人的人格;富貴了也不要盛氣凌人。

????原文:放于利而行,多怨。(《論語·里仁》)

????譯文:事事都依據(jù)個人利益而行動,會招致很多怨恨。

????解讀:這不是君子的為人之道。事事都依據(jù)個人的利益而忙活,就必然侵犯他人的利益,這就必然招致別人的怨恨,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有更多的人怨恨你。

????原文:不患無位,患所以立。(《論語·里仁》)

????譯文:不愁沒有職位,愁的是用什么來立身處世。

????解讀:這是君子立身處世的基本態(tài)度。君子不是不追求名利地位,而是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學(xué)問修養(yǎng),使自己具備勝任職務(wù)的學(xué)識、品德和能力,在此基礎(chǔ)上,求得別人對自己的認知和職位。這對那種得不到名位就怨天尤人,卻不去努力學(xué)習修養(yǎng)以提高自己的人也是一種批評。

????原文: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里仁》)

????譯文:不愁沒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具有真才實學(xué)而被人們所知道。

????解讀:要別人知道自己,或者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最根本的在于個人腳踏實地地學(xué)而不厭,充實自己,使自己有較高的道德修養(yǎng),淵博的知識,多才多能。具備了這些,不愁無人知道自己。

????原文:巧言、令色、足恭,恥之。(《論語·公冶長》)

????譯文:花言巧語,裝出好看的臉色,擺出逢迎的姿勢來討好人,是可恥的。

????解讀:巧言令色是從言語和臉色上討好別人,足恭是兩腳做出逢迎恭敬的姿勢來討好人。這是君子所討厭和不為之事。

????原文:匿怨而友其人,恥之。(《論語·公冶長》)

????譯文:把怨恨藏在心里,表面上卻表示友好,是可恥的。

????解讀:笑里藏刀,陽奉陰違,都不是君子所為,也不是君子的為人之道。

????原文: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論語·里仁》)

????譯文:富與貴是人人都想要的,但是不是通過正當?shù)那篮娃k法得到的,是不能接受的。

????解讀:富貴不能淫。通過不正當?shù)那阔@得富貴,是一種不義的行為,不符合君子的為人之道,對君子來說是絕對不會接受的。

????原文: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論語·里仁》)

????譯文:貧與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是不通過正當?shù)霓k法擺脫貧困,就不會擺脫它。

????解讀:以上兩段,講的是義利關(guān)系。君子的態(tài)度是對富貴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對貧賤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這種見利思義、見得思義的崇高品德,要求人們自覺地用道義來約束自己對物質(zhì)利益的追求。這是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和原則。任何社會都存在整體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的矛盾,都要求對個人的利益實行一定的約束和節(jié)制,社會每個成員應(yīng)自覺地把個人利益服從于整體利益。

????原文:君子去仁,惡乎成名?(《論語·里仁》)

????譯文:君子如果丟棄了仁德,又怎能叫做君子呢?

????解讀:仁德是君子處世的根本,是君子為人之道的核心,是君子之所以稱為君子的最重要特征,失去了仁德,君子將不成其為君子了。

????原文:君子周急不繼富。(《論語·雍也》)

????譯文:君子只救濟急需救濟的窮苦人,而不接濟富人的。

????解讀:從仁德的角度說救濟窮苦人是仁的表現(xiàn)和實施,所以君子要做。君子不會為富人增加財富的。

????原文: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論語·雍也》)

????譯文:你要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解讀:君子、小人的稱呼起源很早??鬃又?,劃分君子、小人主要是物化標準,如乘車者為君子,勞心者為君子,貴族子弟為君子,當政者為君子等等。自孔子以后,將物化標準下的君子、小人劃分改變?yōu)橐缘赖聻閯澐志印⑿∪说臉藴?。上面的話典型地說明了孔子的觀點:同是勞心的儒者,不都是君子,而是有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區(qū)別。

????原文: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論語·雍也》)

????譯文:人的生存是靠正直有德,不正直的人的生存是僥幸免于死亡。

????解讀:正直、有德,會受到大多數(shù)人的尊敬,自己心態(tài)也平和淡定,具有廣闊的物質(zhì)和精神的生存空間。

????原文: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論語·述而》)

????譯文:有能用我之道的,就去推行它;沒有用我的道的,就把它隱藏在身。

????解讀:這里的“用之”、“藏之”中的“之”字,都是指的君子的道德、道義。道德道義是君子為人處世的根本,無論用得上和用不上,都不能丟棄。

????原文: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述而》)

????譯文:致富如果通過正道可以求得的話,即使是做市場的守門卒,我也愿意去做。如果致富不合于道而不可求的話,那我就按自己的愛好去做事。

????解讀:這是君子為人之道中關(guān)于如何看待求富的觀點。即使做市場的基層員工,在君子看來,這就是通過自己的勞動而獲得財富,就是“以其道而得之”。這里是對“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眱删湓挼木唧w解釋。

????原文: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論語·述而》)

????譯文:君子用魚竿釣魚,不要用大繩拉網(wǎng)捕魚;射鳥不要射歸巢歇宿的鳥。

????解讀:這里講的是君子既要有情趣,也要有生態(tài)意識。

????原文: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論語·述而》)

????譯文:君子贊許他的進步,不贊許他的退步。

????解讀:這段是君子為人之道中關(guān)于如何看待別人的進步與后退,表明儒家積極向上的人生進取態(tài)度。

????原文: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論語·述而》)

????譯文:人改正了錯誤以求進步,我們要贊許他改正錯誤,不要抓住他的過去不放。

????解讀:以上兩段,具體體現(xiàn)了君子成人之美和誨人不倦的態(tài)度,不要抓住別人的過去錯誤不放。這種態(tài)度體現(xiàn)了仁德。

????原文: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論語·述而》)

????譯文:奢侈了就不謙遜恭順了,節(jié)儉了就顯得簡陋。與其不謙遜恭順,寧可簡陋。

????解讀:謙遜恭順,是儒家提倡的道德內(nèi)容。節(jié)儉雖然顯得簡陋,但是由于保持了謙遜恭順,君子寧可要節(jié)儉,而堅決拒絕奢侈。

????原文: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論語·泰伯》)

????譯文:如果他驕傲而又吝嗇,其他方面就不值得一看了。

????解讀:這段話說明,君子對驕傲和吝嗇的厭惡,反映出重德甚于重才的態(tài)度。

????原文:篤信好學(xué),守死善道。(《論語·泰伯》)

????譯文:君子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努力地學(xué)習,誓死保衛(wèi)完善的大道。

????解讀:君子為了堅持自己的道德道義,要具有堅韌不拔和舍生忘死的精神。

????原文:狂而不直,侗(tóng)而不愿,倥倥(kōng)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論語·泰伯》)

????譯文:君子反對激進而又不直爽,幼稚而又不謹慎,無知而不守信用的人。

????解讀:這三種行為是君子的為人之道中所極力反對的。君子為人之道是直爽、謹慎、守信用。

????原文: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論語·子罕》)

????譯文:不忌恨別人,不乞求別人,做什么會不好呢?

????解讀:忌恨別人是君子所反對的,乞求別人是君子人格所不能接受的。排除了這兩點,做什么都會好起來的。

????原文: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譯文:聰明的人不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憂愁,勇敢的人不畏懼。

????解讀:智、仁、勇是君子提倡的三項美德,為君子之道?!抖Y記·中庸》說“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把智仁勇看成為最高的道德。

????原文: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論語·先進》)

????譯文:人不說話則已,一開口一定要中肯。

????解讀:孔子閱歷廣泛,知識淵博,見識深遠,他認為說話要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

????原文:浸潤之譖(zèn),膚受之愬(sù),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論語·顏淵》)

????譯文:像水一樣逐漸滲透的讒言,使人有切膚之痛的誣告,在他面前都行不通。這就可以稱為明智了。也可以稱為志向高遠了。

????解讀:對于一個明智的人,對于一個志向高遠的人,在他的人生之中,是免不了受到讒言的詆毀,也免不了受到誣告的陷害。但由于他堅定信念,讒言誣告在他面前,都不受影響,繼續(xù)走自己的路。

????原文:駟不及舌。(《論語·顏淵》)

????譯文: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解讀:“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是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句經(jīng)典名言,孔子最早表述。說明君子堅守自己的諾言,實踐自己的諾言,言行一致。

????原文:文猶質(zhì)也,質(zhì)猶文也。(《論語·顏淵》)

????譯文:本質(zhì)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質(zhì),同樣重要。

????解讀:君子既看重內(nèi)容,也重視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形式和內(nèi)容是一體的,同樣重要。本質(zhì)就是內(nèi)容,文采就是外在形式,文采光大內(nèi)容,內(nèi)容充實文采,二者相依相存,誰也離不開誰,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

????原文:先事后得,非崇德與?(《論語·顏淵》)

????譯文:以做事為先,得利為后,不就是崇高的品德嗎?

????解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干事業(yè),后考慮利。這也是君子在利益面前的為人之道。

????原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論語·顏淵》)

????譯文:檢討自己的過失,不指責別人的過失,不就是改掉自己的邪念嗎?

????解讀:這就是孔子在對待自己過錯時的為人之道。把責己看得重,把責人看得輕。

????原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論語·顏淵》)

????譯文:因為一時的憤恨而去格斗,忘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牽連自己親屬,這不就是迷惑了嗎?

????解讀:做事應(yīng)該考慮后果,不應(yīng)感情用事,忘乎所以。

????原文: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論語·子路》)

????譯文:自己做人有知恥之心,出使外國能完成君主使命,可以稱為士了。

????解讀:一個人有了知恥之心,他處處都會正確對待自己,謹慎做事,盡量避免因犯錯誤而感到可恥。這樣他就會順利完成自己的使命。

????原文: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譯文:君子說話有信用,說到做到;行動果斷、一干到底。

????解讀:守信重諾,是君子的應(yīng)有品質(zhì)。

????原文:鄉(xiāng)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論語·子路》)

????譯文:君子,鄉(xiāng)里的善人都喜歡他,鄉(xiāng)里的壞人都厭惡他。

????解讀:君子是“惡不仁”之人,因此,鄉(xiāng)里的壞人厭惡君子也是正常的。

????原文: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論語·子路》)

????譯文:在君子手下工作容易,但討他喜歡卻難。不安正道去討他喜歡,他不會滿意;到他用人的時候,他總是量才使用。

????解讀:君子正大光明、心胸坦蕩,反對諂媚取寵之人,也反對拍馬逢迎行為。用人并不因為你討不討他喜歡,而是根據(jù)你的能力和才華。

????原文: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論語·子路》)

????譯文:不能始終如一地保持自己的道德操守,有時就會遭受恥辱。

????解讀:自始至終保持道德道義,一身正氣,莊重就會有威嚴,是不會有恥辱的。

????原文: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論語·憲問》)

????譯文:士如果留戀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了。

????解讀:一個真正的士,是不會把物質(zhì)生活看得過重的。

????原文: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論語·憲問》)

????譯文:貧窮而能沒有怨恨,這是難以做到的;富有而能不驕傲,倒是容易做到的。

????解讀:只有君子才可以“不患貧”,在貧賤時仍然保持自己的信仰而不怨恨。

????原文: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

????譯文:說的話超過自己的行動是恥辱的。

????解讀:言行一致才是美德,言過其行為可恥。提倡言行一致的風氣。

????原文: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譯文:君子之道有三:仁德的人不憂慮,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懼。

????解讀:君子有遠慮而無近憂,有智慧所以不會被迷惑,有勇氣而不會畏懼。

????原文:不逆詐,不億不信,擬亦先覺者,是賢乎?(《論語·憲問》)

????譯文:不事先猜疑別人的欺詐,不無根據(jù)地猜測別人不誠實,但對別人的欺詐和不誠實,卻能事先覺察,這就是賢人吧。

????解讀:不隨意猜疑猜測別人,是因為君子有仁心;能提前覺察別人的不誠實,是因為君子有足夠的智慧。

????原文: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解讀:人應(yīng)該有長遠的人生目標,博大的胸懷。要學(xué)君子坦蕩蕩,不學(xué)小人長戚戚。

????原文: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君子以義作為行事的根本,用禮儀來實行它,用謙遜的態(tài)度來表達它,靠誠信來完成它。

????解讀:義、禮、信,是君子人生在世遵循的信條和規(guī)則。按此信條和規(guī)則做事,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

????原文:巧言亂德。(《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花言巧語會敗壞一個人的德行。

????解讀:有德行的君子是處處慎言的。一般的人花言巧語,當然會自我敗壞德行。

????原文: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小事情不忍耐,就會敗壞大的謀劃。

????解讀: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宏偉目標,對小事不要計較;為了做大事成功,小的挫折、小的委屈、小的糾紛等等,都要忍耐忽略。

????原文:君子貞而不諒。(《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

????解讀:諒,是不問是非地死守信用,即小信。這里說明了孔子關(guān)于“信”的重要思想:不能孤立地講信,信要服從于道,即服從于仁和禮。離開了仁和禮的大原則,不問是非地講“言必信”,這是小人對信的理解,為君子所不取。

????原文:敬其事而后其食。(《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先要認真辦事,然后再拿俸祿。

????解讀:這里提倡的是,以敬其事為先,以得利祿為后。即今日所說工作第一,享受第二的意思。

????原文:惡夫佞者。(《論語·先進》)

????譯文:君子厭惡花言巧語狡辯的人。

????解讀:花言巧語和狡辯的人,往往不是腳踏實地的人,也是不實事求是的人,也是不穩(wěn)重的人,君子當然厭惡了。

????原文: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論語·季氏》)

????譯文:有了危險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攙扶,那還用輔助的人干什么呢?

????解讀:有了困難和危險,當事人應(yīng)該同心協(xié)力給以克服。在遇到困難危險時,輔助人員更應(yīng)該奮不顧身幫助解決問題。

????原文: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論語·季氏》)

????譯文:君子痛恨那種不肯實說自己心里想做什么,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來為自己辯解的做法。

????解讀:這種行為是不老實的人的一種不老實的行為,君子當然反對了。

????原文: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佾》)

????譯文:季氏(執(zhí)事魯大夫)在自己家里用只有天子才用的八修舞來舉行舞會,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么事他不忍心做呢?

????解讀:“是可忍,孰不可忍”是一句千古名言,至今膾炙人口。它起源于孔子對季孫僭越行為的譴責??鬃拥恼麑W(xué)說,把僭越行為看得很嚴重,故有是說??鬃訌娬{(diào)遵守制度和規(guī)矩的重要性。

????原文: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譯文:君子有九個問題要思考:看時,要考慮是不是看明白了;聽時要考慮是不是聽清楚了;自己的臉色,要考慮是不是溫和的;容貌態(tài)度,要考慮是不是謙恭了;言語說話,要考慮是不是忠誠;辦事要考慮是不是謹慎嚴肅;遇到疑問,要考慮向人家請教;忿怒時,要考慮是不是會有后患;看到將有所得,要考慮是否合于道義的要求。

????解讀:這段話是孔子對《尚書·洪范篇》的學(xué)習發(fā)揮?!渡袝诽岢鑫宸N考慮,孔子發(fā)揮為九種。

????原文: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季氏》)

????譯文:君子看見好的行為總像趕不上似得,努力去追求;看見不好的行為,就像要把手伸進滾燙的鍋里一樣,趕緊躲開。

????解讀:追求真善美,厭惡假惡丑,是由君子的本性決定的。

????原文:隱居以求其志。(《論語·季氏》)

????譯文:君子隱居避世以追求自己的志向。

????解讀:隱居只是君子修身和為人之道的一種方式,而不是君子的人生目標。他和宗教信徒的隱居是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所以,人雖在隱居,但仍在追求自己的人生志向。

????原文:行義以達其道。(《論語·季氏》)

????譯文:君子做符合道義的事以實現(xiàn)自己的主張。

????解讀:君子胸懷的是道德道義,主張的也是道德道義,做符合道義的事,就是在實踐自己的主張。

????原文:色厲而內(nèi)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論語·陽貨》)

????譯文:外表嚴厲而內(nèi)心軟弱,拿小人來比喻,就像鉆墻洞的小偷吧。

????解讀:小偷就是小人,外表嚴厲而內(nèi)心軟弱的人就是小人。

????原文:見危致命,見得思義。(《論語·子張》)

????譯文:君子遇見危險能獻出自己的生命,見到有所得時能考慮是否合于道義的要求。

????解讀:見義勇為,見得思義,是君子的道德道義決定的,當然也是君子的崇高行為。

????原文: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論語·子張》)

????譯文:大德大節(jié)上不能超越界限,小德小節(jié)上有點出入是可以的。

????解讀:這段說明了孔子的權(quán)變思想,不死板,靈活處事。“小德出入”是在萬不得已和不得不為之時才會有的。這句話的另一表達是“君子貞而不諒”。

????原文:君子惠而不費。(《論語·堯曰》)

????譯文:君子要給百姓以恩惠,而又無所耗費。

????解讀:君子是通過自己正確的施政方法來使百姓獲得恩惠,而不是通過破費自己個人的錢來救濟百姓。

????原文:(君子)勞而不怨。(《論語·堯曰》)

????譯文:君子使百姓勞作,而又使百姓不怨恨。

????解讀:君子是通過正確的施政方法調(diào)動百姓的積極性,所以百姓勞作而不怨恨。比如“使民以時”,在農(nóng)閑時間讓百姓出勞務(wù),百姓就不怨恨。

????原文:(君子)欲而不貪。(《論語·堯曰》)

????譯文:君子要有欲望,而不貪婪。

????解讀:君子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但君子是有欲望而不貪婪,要有節(jié)制。

????原文:(君子)泰而不驕。(《論語·堯曰》)

????譯文:君子安泰而不驕傲。

????解讀:君子心胸坦蕩蕩,心地坦然,本質(zhì)決定他是不會盛氣凌人的。

????原文:(君子)威而不猛。(《論語·堯曰》)

????譯文:君子威嚴而不兇猛。

????解讀:威嚴是君子的一種風度,是君子莊重神態(tài)的外在表現(xiàn),只會給人以敬重而不給人以兇猛的感覺。

????原文: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眾人都厭惡他,一定要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歡他,也一定要去考察一下。

????解讀:一個人的好壞,不能單純依靠眾人的口碑定論,而是靠君子自己親身考察。君子不能人云亦云,而要有自己的思考。

????原文:于鄉(xiāng)黨,恂恂如也。(《論語·鄉(xiāng)黨》)

????譯文:君子在鄉(xiāng)里人面前,要顯得恭順誠信,好像不善于交談。

????解讀:鄉(xiāng)黨,就是自己土生土長的家鄉(xiāng)近鄰或近親,在他們面前,態(tài)度應(yīng)該謙恭。

????原文: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論語·先進》)

????譯文:還沒能侍奉人,怎么能侍奉鬼呢?

????解讀:孔子是不談?wù)摴砩竦摹K麑砩竦膽B(tài)度,是敬鬼神而遠之。

????原文: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

????譯文:對生的道理還不知道,怎么能知道死呢?

????解讀:這兩段表現(xiàn)出君子對鬼神生死的現(xiàn)實的、理性的態(tài)度。聯(lián)系孔子曾說敬鬼神而遠之,就是有智慧,可以看出孔子重視的是社會問題、人生問題和專心為百姓做事。

????原文: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論語·子張》)

????譯文:固守道義而不弘大,信仰道義而不忠實于它,這究竟是有道德呢?還是沒有道德?

????解讀:孔子這里說的,顯然是指的那些不是完全有道德的人。既然固守道德,就應(yīng)該將它發(fā)揚光大;既然信仰道義,就應(yīng)該忠于道義。這才是真正有道德道義的人。


第七章 君子修養(yǎng)之道

原文:君子以果行育德。(《周易·蒙卦》象)

譯文:君子要堅持以果斷的行動來培育美德。

解讀:這話的原來意思是指山泉蒙蒙初開,清澈明快,發(fā)展無限,比喻初期教育。君子要果敢決定做好孩子們的啟蒙教育。這里我們只取原文的書面意思。

原文: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周易·大畜卦》象)

譯文:君子應(yīng)該盡量多地記取前賢的名言和善行,來增進自己的道德。

解讀:記住以前賢人的教誨和他們的行為,為自己積累道德學(xué)問。

原文:君子以自昭明德。(《周易·晉卦》象)

譯文:君子應(yīng)自己照亮自己,使自己的光明德性更加明顯光輝。

解讀:君子應(yīng)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內(nèi)在的良知和德行,不要被黑暗蒙蔽。

原文: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周易·乾卦》九三)

譯文:君子整天勤勤懇懇,自強不倦,即使在夜晚也很戒懼警醒。即使面臨危險,也不會有災(zāi)禍。

解讀:自強不息的君子白天不斷精進自己,晚上也警惕而謹慎,時刻有戒懼心理。這樣謹慎做人,即使有危險,也不會有災(zāi)禍發(fā)生。

原文:君子以同而異。(《周易·睽卦》象)

譯文:君子應(yīng)求大同而存小異。

解讀:萬事萬物因不同才相互吸引,君子與人相處,就應(yīng)該講究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從而互相切磋,不斷進步。

原文:君子以懲忿窒欲。(《周易·損卦》象)

譯文:君子應(yīng)當抑制忿激,堵塞自己的邪欲,防止自損不善。

解讀:君子應(yīng)遏制怒氣,杜絕嗜欲。

原文: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譯文:生命也是我所珍愛的,義也是我所喜歡的。要是兩者不能同時都得到,我就寧可犧牲生命而取得義。

解讀:“舍生取義”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生命是我所珍愛的,但是,當大義超過生命的價值時,便不能茍且偷生。

原文: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zào)爾。(《禮記·中庸》)

譯文:言語要照顧到行為,行為要照顧到言語,這話做到了,君子怎么能不努力自勉呢?

解讀:君子言行要一致,說得到做得到,也要做得到說得到,言語互相照應(yīng)。

原文: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禮記·大學(xué)》)

譯文:意欲修養(yǎng)好自身品德的人,則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誠的人,則先要獲取知識。

解讀:獲取知識才能使人意念真誠,意念真誠就會端正好自己的心意,端正好自己的心意,就會修養(yǎng)好自己的品德。

原文:一是皆以修身為本。(《禮記·大學(xué)》)

譯文:一切人都要以修養(yǎng)品德作為根本。

解讀:品德修養(yǎng)好了,才能家和萬事興,才能社會和諧,天下太平。

原文:君子內(nèi)省不疚,無惡于志。(《禮記·中庸》)

譯文:君子內(nèi)心反省自己而不感到內(nèi)疚,無愧于心。

解讀:君子時刻反省自己,因心地坦然而不內(nèi)疚。

原文:君子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禮記·中庸》)

譯文:別人不及君子的原因,正是君子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和看不到的地方能夠嚴格要求自己。

解讀:君子人前人后,別人看得見或看不見,都表里如一,都嚴格要求自己。

原文:所謂修身在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禮記·大學(xué)》)

譯文:如要修養(yǎng)好品德就要端正心意。心中憤憤不平,則得不到端正;心中恐懼不安,則得不到端正;心里有偏好,則到不到端正;心里有憂患,則得不到端正。

解讀:個人修養(yǎng)品德,關(guān)鍵是是端正好心意,要有好的心態(tài)。凡是心中憤憤不平、驚恐不安、有偏好、有憂患等情緒干擾,都會影響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

原文: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禮記·大學(xué)》)

譯文:君子應(yīng)首先謹慎地修養(yǎng)德行,具備了德行才能獲得民眾。

解讀:道德的有巨大的感召力,它可以喚起民眾,因此君子能得到民眾的信任。

原文: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禮記·中庸》)

譯文:君子不能不修養(yǎng)德行。想要修養(yǎng)德行,不能不侍奉親人。想要侍奉親人,不能不知賢善用。

解讀:這里講的修養(yǎng)和侍奉親人、知賢善用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

原文: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禮記·中庸》)

譯文:真誠是自己成全自己。道是自己引導(dǎo)自己,君子把真誠看得非常珍貴。真誠不只是成全自己,還要成全萬物。成全自己就是仁義,成全萬物就是智慧。

解讀:每個人做人都要真誠。真誠是成全自己和萬物的一把鑰匙。

原文:知、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也。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譯文:智慧、仁愛、英勇這三者是天下的大德行。喜愛學(xué)習就接近智慧,努力實行就接近仁愛了,知道羞恥就接近英勇了。

解讀:智、勇、仁三種高貴品質(zhì),離我們每個人并不遙遠,就在我們身邊。每個人只要肯實踐,智仁勇都是可以實現(xiàn)和得到的。

原文:齊名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禮記·中庸》)

譯文:清心寡欲,服飾端正,無禮的事不做,這是修養(yǎng)德性的方法。

解讀:修養(yǎng)自己的德性,要嚴肅,少雜念,尊禮儀。

原文: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xué)而》)

譯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了?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心可信了?老師傳的知識是不是復(fù)習了?

解讀:這是孔子著名的大弟子曾參所說的話。這里的“日三省”,大多數(shù)意見是每天多次反省檢查自己。但是根據(jù)后面提到的問題,這句話也可以這樣理解:我每天都從三個方面的問題反省我自己:為人辦事是不是盡力了、對朋友是不是做到誠信了、學(xué)業(yè)是不是復(fù)習了。這三個方面是我每天都要反思的。

原文:貧而無諂。(《論語·學(xué)而》)

譯文:貧窮而不能諂媚。

解讀:人雖窮,但不能失去做人的人格。

原文:富而無驕。(《論語·學(xué)而》)

譯文:富有而不能驕橫。

解讀:驕橫是不仁的表現(xiàn),人不能為富不仁。

原文:貧而樂,富而好禮。(《論語·學(xué)而》)

譯文:貧窮也要樂于道義,富有也要喜好禮儀禮節(jié)。

解讀:貧而樂道,富而好禮是孔子希望人們達到的理想境界,也是他進行道德教育想要達到的目標。他希望以此來達到社會的安定。

原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xué)而》)

譯文:君子不憂慮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啊。

解讀:既然是君子,最了解自己的還是自己,所以他不會顧慮別人不了解自己。其次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學(xué)識都優(yōu)秀,人們早晚都會了解的,也是不須憂慮的。值得擔憂的倒是自己不了解別人。因此,當務(wù)之急是了解別人。

原文:古者言之不出,恥恭之不逮也。(《論語·里仁》)

譯文:古人的話不輕易說出口,是以自己的行為跟不上說的話而感到可恥。

解讀:君子提倡三思而后行,先做后說,少說多做,說到做到。君子同時還主張言必信,行必果,承諾的事一定實踐諾言。這是君子不輕易說話的根本原因。

原文:以約失之者鮮矣。(《論語·里仁》)

譯文:因為約束自己而犯錯誤是很少的。

解讀:約束自己是一種自我嚴格要求的表現(xiàn),也是一種處事謹慎的表現(xiàn),用來約束自己的是禮義,這就會少犯錯誤。

原文: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里仁》)

譯文:君子總想要在語言上遲鈍,而行動做事敏捷。

解讀:這里講的是言行關(guān)系??鬃铀蕴岢哉Z遲鈍、做事要敏捷,是因為他擔心說到而做不到,認為君子對自己的言論不能身體力行感到可恥。

原文: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譯文:勤敏好學(xué),不以向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

解讀:好學(xué)的人可貴之處在于,他不僅向比自己高明的人請教,更要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學(xué)習,向?qū)W習成績比自己差的人學(xué)習。這與“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木袷且恢碌摹?/p>

原文:過則勿憚改。(《論語·子罕》)

譯文:有了過錯,不要怕改正。

解讀:君子一貫認為,不怕有錯,怕有錯不改。一個人可貴之處在于有了錯誤能馬上改正。

原文: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譯文:自己生了氣,不發(fā)泄到別人頭上;不重復(fù)犯同樣的錯誤。

解讀:孔子特別提出不遷怒、不貳過這兩點,作為好學(xué)的表現(xiàn)來加以贊揚。由此可見孔子教育的重點在道德的修養(yǎng)。不貳過,包含著深刻的哲理,值得我們認真領(lǐng)會,也是我們生活中警句。

原文:德之不修,學(xué)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

譯文:對品德不去修養(yǎng),對學(xué)問不去講習,聽到了道義而又不改變自己去按道義做,有了不善的言行又不改正,這些是我所擔憂的。

解讀:這里把道德修養(yǎng)、學(xué)習和改過相提并論,說明孔子在提倡進行道德修養(yǎng)和學(xué)習的同時,最為重要的就是要能改正自己的過失和不善??梢?,孔子對改正錯誤和過失,是非常重視的。

原文: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論語·述而》)

譯文:立志于道,據(jù)守于德,依靠于仁,游習于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藝之中。

解讀:這里說明孔子的教育內(nèi)容,德、智、體皆顧:政治思想方面有道、德、仁;知識方面有禮、樂、書、數(shù);體能方面有射、御。當然,所有的科目都有學(xué)知識的一面,禮、樂也包含思想教育的內(nèi)容。

原文: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論語·泰伯》)

譯文:君子所重視的道有三個方面:注意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粗野放肆;端正自己的臉色,就接近于誠信;注意自己的言辭語氣,就可以避免粗野和違背禮了。

解讀:這是孔子在培養(yǎng)學(xué)生的文明習慣。容貌、臉色、言辭都是道的外在因素。

原文:內(nèi)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論語·顏淵》)

譯文:君子內(nèi)心自省而問心無愧,還有什么可憂愁和畏懼的呢。

解讀:君子心底無私天地寬,君子坦蕩蕩,光明磊落,做事光明正大,所以才問心無愧。所以他沒有可憂愁的事,當然也就不會有什么值得恐懼的。

原文: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論語·里仁》)

譯文:君子見到賢人就想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反省自己有無類似的毛病。

解讀:“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是孔子非常有名的經(jīng)典語言,是君子對自省的具體要求,說明內(nèi)省要和向他人學(xué)習相結(jié)合。

原文:見利思義。(《論語·憲問》)

譯文:君子見到財利時,就想是否合乎道義。

解讀: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懂得和明白的是義,小人懂得和明白的是利。當君子見到財利的時候,他首先要考慮的是,這財利來源是否合乎義?自己得之,是否以其道得之?不以其道得之,君子是不會要的。

原文:見危授命。(《論語·憲問》)

譯文:君子遇到危險,便肯獻出自己的生命。

解讀:見義不為非勇也,及見到合乎義的事不去做不能算勇。仁者必有勇,臨危不懼,見義勇為是君子應(yīng)具備的素質(zhì)和品質(zhì)。

原文: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論語·憲問》)

譯文:君子長期處于窮困,也不忘記平生的諾言。

解讀:以上三條,分別提出了在有利可圖、遇見危難和久居貧困三種不同情況下,要思義、授命、不忘諾言。這都是合乎義的行為。

原文: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論語·憲問》)

譯文:君子到該說話的時候才說,所以別人便不討厭他說話。

解讀:到了該說而不說,叫做隱藏、隱瞞;不到說的時候說了,叫急躁;到該自己說的時候說了,別人當然就不會討厭你說的話。

原文:樂然后笑,人不厭其笑。(《論語·憲問》)

譯文:君子到了快樂的時候才笑,所以別人不討厭他笑。

解讀:悅是內(nèi)心高興,樂是表現(xiàn)于外在高興,外在高興的表現(xiàn)一般是臉部的笑。所以,笑是君子快樂時自然的表情釋放??鞓范?,笑得其時,表情流露自然,所以,別人不討厭他笑。

原文: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取。(《論語·憲問》)

譯文:君子合于道義的財利他才取,所以別人不討厭他取。

解讀:富與貴,人人都想得之,但是在君子眼中,不以其道得到的財富,是不取的;貧窮是人人都不愿意的,但不以其道擺脫貧困,君子寧可貧困。當財利符合道義時,君子取之,別人是不會討厭的。

原文:其言之不怍(zuò),則為之也難。(《論語·憲問》)

譯文:說話大言不慚,那么要實行這些話就很難。

解讀:超過自己的能力說大話而又不感到羞恥,言過其實而不負責任,他說的話當然就很難落實,很難有結(jié)果。

原文:邦有道,榖;邦無道,榖 ,恥也。(《論語·憲問》)

譯文:國家有道做官拿俸祿,國家無道時還做官拿俸祿,就是可恥。

解讀:天下有道,當官為民謀福利,拿俸祿心安理得;天下無道,還違背良心,還心安理得地拿俸祿,這就只是為個人的利益做官得財,當然是可恥的。

原文: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論語·子路》)

譯文:君子對于他所不懂的事,不輕易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解讀:君子應(yīng)發(fā)表成熟的看法。只有自己懂得的事才發(fā)表看法。

原文: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論語·子路》)

譯文:君子對于自己的言論,沒有一點馬虎的地方。

解讀:君子應(yīng)對自己所說的所有的話,都要負責,做到一絲不茍。

原文: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難矣。(《論語·憲問》)

譯文:好勝、自夸、怨恨、貪欲都沒有表現(xiàn),可說是難能可貴了。

解讀:好勝、自夸、怨恨、貪欲,這四種缺點與君子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質(zhì)格格不入,君子無此表現(xiàn)是自然的。但對一般人來說,則是少見,所以難能可貴。

原文:正而不譎。(《論語·憲問》)

譯文:君子正派而不詭詐。

解讀:君子正派是其本性,因為正派,所以不奸滑欺詐。

原文:勿欺也,而犯之。(《論語·憲問》)

譯文:對上級,不要欺騙他,要能犯言直諫。

解讀:這是對做下級的人員對上級應(yīng)有的負責任的態(tài)度,不能采取陽奉陰違和報喜不報憂,應(yīng)該實事求是、實話實說,不怕冒犯領(lǐng)導(dǎo),去進行勸導(dǎo)。

原文:不怨天,不尤人。(《論語·憲問》)

譯文:任何時候都不怨恨天,不責怪人。

解讀:“不怨天尤人”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經(jīng)典名言。

原文: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

譯文:明知做不到,卻還要去做。

解讀:這里說的是君子為了實現(xiàn)理想的執(zhí)著精神。

原文:修己以敬。(《論語·憲問》)

譯文:提升自己,以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事務(wù)。

解讀:修養(yǎng)自己是為了培養(yǎng)自己的道德道義,做事就能恭敬認真。

原文:修己以安人。(《論語·憲問》)

譯文:修養(yǎng)自己,以使別人安樂。

解讀:修養(yǎng)自己,既給自己帶來愉悅,也能使別人安定快樂。

原文:修己以安百姓。(《論語·憲問》)

譯文:修養(yǎng)自己,以使百姓安樂。

解讀:以上三段,說明君子把修養(yǎng)看做是君子安身處世和管理政事的根本。修己是為了立身治國,立身治國的根本是修己。這是一種把政治道德化思想的反映。

原文: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君子也有窮的時候,但能固守其道;小人窮困了,就胡作非為了。

解讀:君子能正確看待得志和失意、貧窮和富貴,也能拒絕不義之財,所以在貧窮之時,仍然能保持自己的道德道義。小人追求的是利,所以貧窮之時,就容易作亂。

原文: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國家有道,要像箭一樣正直;國家無道時,也要像箭一樣正直。

解讀:正直是君子的本性,無論在何種形勢下,君子都要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

原文: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國家有道時,就出來做官;國家混亂無道時,就把自己的主張和本領(lǐng)藏在懷里。

解讀:天下有道之時,君子能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就做官;天下混亂,不具備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客觀條件,所以就要把自己的雄心壯志懷藏起來。

原文: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督責要求自己嚴而對別人督責寬,就可以避免怨恨了。

解讀:責己嚴,責人寬,這是君子為求得人際關(guān)系和諧而提出的一項原則。對于今天我們進行個人修養(yǎng)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都提供了重要的原則和方法。

原文: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君子之憂慮自己無能,不憂慮別人不了解自己。

解讀:這與孔子曾說過的“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沒有能力”的話是倒置關(guān)系。君子應(yīng)該以自己的道德道義、學(xué)識和才能,叫世人認識自己。

原文: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君子擔心死后名字不為人們稱頌。

解讀:君子喻于義,他生前就是為了道義而生,希望自己死后留名,這是一種精神的追求。為了能死后留名而受到人們稱贊,他活著的時候,就一心追求道義,行仁德,做有利于百姓的事。

原文: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別人。

解讀:以上三段可以看出,君子認為人的一生不應(yīng)默默無聞,應(yīng)該能立德立功立言,傳名于后世。要做到這一點,不靠別的,要靠自己的努力。

原文: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如果有受到稱贊的人,那是經(jīng)過考驗的了。

解讀:百姓所稱贊的人,都是經(jīng)過百姓考驗的人。

原文: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人能把道德學(xué)問發(fā)揚光大,不是道德學(xué)問來發(fā)揚光大人。

解讀:人們通過學(xué)習充實了自己的道德學(xué)問,道德學(xué)問改善了自己的心靈,在言行中又體現(xiàn)了道德學(xué)問,使道德學(xué)問發(fā)揚光大。如果本身無意求得道德學(xué)問,只是拿道德學(xué)問來裝點門面,用道德學(xué)問當工具,來擴大自己個人的影響,這就不是人能弘道,而是以道來弘人。

原文: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有了過錯而不加改正,這就真的是叫過錯了。

解讀:這是孔子的一句永遠都不會過時的經(jīng)典名言。人不可能不犯過錯,重要的是及時改正過錯和不重犯過錯。

原文: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陽貨》)

譯文:君子感嘆,時間是一天天過去了,歲月是不等人的。

解讀:這句話與孔子所說“逝者如斯夫”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即叫人們要珍惜寶貴的時光,不要虛度年華。

原文: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

譯文:在路上聽到了傳言,就沿路到處傳播,這種人是對道德的背棄。

解讀:君子的品行中有一條稱為“慎言”,這也是君子道德中所要求的。路上聽到的傳言,當還不能證實其真?zhèn)蔚那闆r下,就到處散布,當然是對道德的背棄了。

原文: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譯文:過去的已經(jīng)不可挽回,未來的卻還可以去追求。

解讀:這是一句至理名言。過去的就已經(jīng)過去了,要向前看,要立足于未來,重新開始新的一頁。

原文: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微子》)

譯文:任何時候都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沒自己的身份。

解讀:在順利的形勢下不降低自己的志向易,在艱難的處境下,不降低自己的志向難。君子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會降低自己的志向和辱沒自己的身份。

原文: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子張》)

譯文:小人犯了過錯,必定要進行掩飾。

解讀:君子坦蕩蕩,所以他不怕犯錯誤,犯了錯誤就能坦然承認,馬上改正。小人常戚戚,整天處于憂慮之中,就怕別人說他的不好。所以一旦有了過錯,擔心別人議論他,就必然對自己的錯誤進行掩飾。

原文: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

譯文:君子的過錯就好比日食月食,有了過錯,人們都看得見;改正了過錯,人們都恭敬他。

解讀:君子光明磊落,君子的錯誤就同君子的優(yōu)點和成就一樣,眾人都是看得見的。君子不怕犯錯誤,是因為君子犯錯馬上能改。所以人們尊敬君子。

原文: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論語·八佾》)

譯文:孔子說,韶樂是美到極點了,善到極點了。

解讀:“盡善盡美”是孔子所表達的幾千年膾炙人口的,至今流傳的經(jīng)典名言?!渡亍?,據(jù)說是舜時期的樂曲名,是以圣德受禪為思想內(nèi)容的。孔子對韶樂佩服得五體投地。據(jù)《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與齊太師語樂,學(xué)之,三月不知肉味”,其中的“樂”就是指的韶樂。他聽了韶樂以后,曾三個月不知道肉的滋味,可見韶樂的盡善盡美。同時也說明孔子年輕時,音樂欣賞水平已經(jīng)相當高了。

原文:不直,則道不見。(《孟子·滕文公上》)

譯文:不直率地進行辯論,正確的道理就表現(xiàn)不出來。

解讀:真理不辯不明,越辯越明。

原文: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正義確在我)對方縱是千軍萬馬,我也勇往直前。

解讀:君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往無前,強調(diào)君子的氣魄。

原文:古之君子,過則改之。(《孟子·公孫丑下》)

譯文:君子有了過錯,就能馬上改正。

解讀:君子不是從不犯錯誤,君子可貴之處在于犯了錯誤就能馬上改正。


第八章 君子孝悌之道

原文: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周易·遯卦》象)

譯文:君子應(yīng)遠離小人,雖不表現(xiàn)厭惡,但是應(yīng)以威嚴自律來遠離小人。

解讀:小人傷害君子,是由于小人心胸狹窄、不能寬容待人的結(jié)果。因此遠離小人,就是嚴于律己。

原文:君子以居賢德善俗。(《周易·漸卦》象)

譯文:君子要積蓄賢德,逐漸改變落后的風俗。

解讀:君子在安閑平凡的日子里,要善言善行,日積月累,以備將來成就大業(yè)。

原文: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周易·否卦》象)

譯文:君子應(yīng)該收斂和自我約束,以避免災(zāi)難,不可被榮華富貴所迷惑。

解讀:君子收斂德行,自己嚴格要求自己,不要與人同流合污。

原文: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周易·同人卦》彖)

譯文:只有君子才能溝通天下人的意志,使之都成為志同道合之人。

解讀:通天下之志就是天下人同心同德,只有君子能領(lǐng)導(dǎo)大家同心同德。

原文: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

譯文:父母的年齡不能不時時記在心里,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

解讀:孝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應(yīng)該是人之常情。但如果連自己父母的年齡都不知道,就不可謂孝。更不要說在父母生日時為老人家祝壽了。一方面要祝福父母健康長壽,另一方面要時刻為父母年紀大健康容易出問題而擔憂,這是做子女應(yīng)該考慮的。

原文: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xué)而》)

譯文:君子侍奉父母能盡心竭力。

解讀:侍奉父母盡心竭力,這是子女的義務(wù)。這應(yīng)該包括對父母在精神上及物質(zhì)上都應(yīng)該盡心竭力兩個方面。

原文: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論語·學(xué)而》)

譯文:父親在,看兒子是觀察他的志向;父親死了,是觀察他的行為。

解讀:父親在的時候,由于兒子不能獨立處事,所以關(guān)心的應(yīng)是兒子的理想、志向,而不是兒子的行動;父親去世后,兒子獨立處事,所以觀察的重點是兒子的行動。

原文: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

譯文:孝順父母,就是要在他們活著的時候,要按照對待父母的禮節(jié)禮數(shù)來侍奉他們;父母死了以后,要按照禮節(jié)禮數(shù)來埋葬和祭祀他們。

解讀:孝悌是仁之本,而孝的要求就是事之以禮,葬祭之以禮。由此也可見仁和禮是不可分的:禮的規(guī)定體現(xiàn)了仁的要求,依禮而行就是仁。

原文: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譯文:孝就是做子女的要使自己的父母只為兒女的疾病擔憂(不必為子女的其他事情擔憂)。

解讀:子女要免除父母為自己除了身體疾病之外的事?lián)鷳n,子女應(yīng)自己處理好事業(yè)、社交等所有事務(wù),免得父母操心。父母對子女其他方面能少操心,這就是子女的孝順表現(xiàn)。

原文: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

譯文:現(xiàn)在所謂的孝,只是說能贍養(yǎng)父母就行了。但是,如果對父母不敬,贍養(yǎng)父母和飼養(yǎng)狗馬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解讀:君子強調(diào)對父母的孝不能僅僅限于能養(yǎng)老,而重要的是強調(diào)一個敬字。孝字應(yīng)首先體現(xiàn)在子女對父母的情感方面,而不應(yīng)該只是經(jīng)濟上的贍養(yǎng)。

原文: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

譯文:難的是對父母要經(jīng)常和顏悅色。只是父兄有事兒女去做;有酒飯給父兄吃,這樣就可以成為孝道了嗎?

解讀:這里同樣是在強調(diào)對父母重在感情。人的臉色是內(nèi)心情感的表露,所以說難的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和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愛之情。光有替父母做事和供父母吃飯是不完全的孝。

原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論語·學(xué)而》)

譯文:弟子們在家要盡孝心,出門在外對待一般友人要像對待兄弟一樣尊重和友愛。

解讀:悌,就是愛護兄弟。弟子在家盡孝,出門以后對待和自己同輩的人就像親兄弟一樣友愛。這是孔子對“悌”的概念的擴展,體現(xiàn)了儒家的博大胸懷。

原文:(孝)無違。(《論語·為政》)

譯文:孝就是不違背禮節(jié)。

解讀:盡孝一方面要在心里邊和行動上盡孝,使父母快樂愉快為標準;另一方面,盡孝也要按照禮儀禮節(jié)方面的規(guī)定去做。這一方面是為了督促不孝之子為父母盡孝,另一方面是告誡人們,不要做一些無實際意義的事情。

原文: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論語·里仁》)

譯文: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就要很委婉地勸止。自己的意見表達了,父母不聽從,還是恭恭敬敬不違抗,雖然憂愁,但不怨恨。

解讀:這里表達的是兩個問題,一是孝敬父母的問題,二是勸諫父母的問題。孝敬父母時,不論父母是否有不對的地方,不論父母是否接受勸諫,都應(yīng)該有孝敬的態(tài)度,不應(yīng)該有怨恨。勸諫,不僅對父母,即使對其他人也都存在是否聽從的問題。父母做得不對,也應(yīng)該批評、勸諫。父母不聽從,子女從心里應(yīng)該擔憂,而不是怨恨。

原文:喪致乎哀而止。(《論語·子張》)

譯文:喪事做到盡哀就可以了。

解讀:君子辦喪事,最重要的是對父母的哀痛之情??鬃又鲝埍M哀了,其他可從簡。

原文: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論語·陽貨》)

譯文:君子在給父母治喪期間,吃美味不覺得香甜,聽音樂不覺得快樂,住在家里不覺得舒服。

解讀:治喪是對父母盡孝的延續(xù),應(yīng)以盡哀為是。

原文: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論語·子張》)

譯文:人沒有能自己竭盡其感情的,如果有,則必定在父母死亡的時候吧。

解讀:只有在父母治喪期間,人才能傾盡自己的全部情感。這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情流露,也是孝的本質(zhì)表現(xiàn)。

原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

譯文:君子能使老者安心,使朋友信任我,使青年人懷念我。

解讀:這是孔子的志向,也是社會和諧的標志。老年人安于奉養(yǎng),朋友之間相互信任,青年人懷之以恩,社會整體和諧。君子社會交往和處理政事中,對老人、朋友、青少年,都要關(guān)注到,他們對君子或執(zhí)政者也會有一個良性的回報。

原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譯文:君子能取長補短,協(xié)調(diào)各種不同意見,以達到和諧,但絕不是茍且求同,也不盲從附和;小人則只是茍且求同,不講不同意見的協(xié)調(diào)。

解讀:不同的東西和諧地配合叫做和,如烹飪是五味相和,音樂是五音相諧。同樣的東西湊在一起叫做同,如一碗水加在一桶水里。同則沒有五味的差別,也沒有五音的差別。和與同是相對立的兩個概念。和就是使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意見達到和諧、協(xié)調(diào)。力求和諧與和諧的破壞,是事物發(fā)展中的兩種狀態(tài),對事物的發(fā)展都是重要的。我們要力求和諧、團結(jié)、穩(wěn)定,達到“和而不同”,而不是盲從附和。

原文:樂節(jié)禮樂。(《論語·季氏》)

譯文:君子以禮樂協(xié)調(diào)和調(diào)節(jié)自己為樂。

解讀:君子是以禮儀禮節(jié)來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為的,在以禮協(xié)調(diào)、調(diào)節(jié)之時,樂在其中。

原文:樂道人之善。(《論語·季氏》)

譯文:君子以稱道別人的好處為樂。

解讀:別人有了進步和優(yōu)點,是遵循禮和仁的要求的結(jié)果。禮和仁得到發(fā)揚光大,君子當然高興。他在稱道別人的好處時,自己也感到快樂。稱道別人的好處,也是君子的修養(yǎng)的必然行為。

原文:樂多賢友。(《論語·季氏》)

譯文:君子以有許多賢人做朋友為樂。

解讀:君子也是賢人。賢人之間是志同道合的。賢人多了,朋友就多了,心里當然是快樂的。

原文: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xué)而》)

譯文:只知道要和,而一意求和,不用禮來節(jié)制,也是不可行的。

解讀:提倡和諧、協(xié)調(diào),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特點,也是中庸思想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鬃蛹葟娬{(diào)禮的運用是以和為貴的,但他又指出不能為和而和,如果單純?yōu)楹投涂隙ㄊ切胁煌ǖ?,必須要有禮的規(guī)定來約束調(diào)節(jié)。所以孔子提倡的和,不是無原則的調(diào)和與和稀泥。在實際運用禮儀禮節(jié)時,不能不按禮儀的規(guī)定,但也不能過分,以能達到和諧為標準。只要大家覺得和諧、協(xié)調(diào)了,這就完美了。無論大事,還是小事,都應(yīng)該以協(xié)調(diào)、和諧為標準。

原文: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論語·季氏》)

譯文:人年輕的時候,血氣未定,要戒除的是迷戀女色。

解讀:君子根據(jù)年輕人生理發(fā)育特點,提出應(yīng)注意的重點問題。

原文: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論語·季氏》)

譯文:人壯年之時,血氣方剛,要戒除的是好斗。

解讀:君子根據(jù)壯年人生理發(fā)育特點,提出應(yīng)注意的重點問題。

原文: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

譯文:人老年之時,血氣已經(jīng)衰微了,要戒除的是貪得無厭。

解讀:君子根據(jù)老年人的生理特點,提出應(yīng)注意的重點問題。

以上三段話,是孔子按照人在少年、壯年、老年的不同特點,分別提出君子修養(yǎng)的重點,說明孔子對于道德修養(yǎng)已有較為具體的研究,值得注意。

原文: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論語·學(xué)而》)

譯文:君子飲食吃飯,不要求吃得飽足,居住不要求安逸。

解讀:這里談的是君子對物質(zhì)生活的態(tài)度方面的要求。不過分求全于生活條件,重要的是把工作做好。

原文: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譯文:十五歲時立志于學(xué)習;三十歲能知書識理、立身處世;四十歲時能堅定自己的學(xué)說而不迷惑;六十歲時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一切話都能聽進去;七十歲時能隨心所欲,也不會越出規(guī)矩。

解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耳順”一語,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經(jīng)典名言。他把人成年以后,各個年齡段的人文特點言簡意賅地給以表述。

原文: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論語·先進》)

譯文:不管有沒有才能,但總是自己的兒子。

解讀:講孝悌和諧,孔子大多講的是子女對父母的孝,盡管孔子主張父行父道,但父對子的話卻講得不多。此處就是講的父親對兒子之情。

原文: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論語·述而》)

譯文:君子吃粗糧,喝白水,彎起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

解讀:安貧樂道,以苦為樂,貧賤不能移。

原文: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論語·述而》)

譯文:君子發(fā)奮讀書,快樂的把一切憂慮都忘了。

解讀:君子具有的多么淡然的心態(tài)。

原文: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論語·述而》)

譯文:君子閑居的時候,儀態(tài)溫和舒暢,臉色愉快。

解讀:君子閑適散淡,不亦說乎。

原文:食不語,寢不言。(《論語·鄉(xiāng)黨》)

譯文:君子吃飯的時候不交談,睡覺的時候不說話。

解讀:這里有養(yǎng)生道理,有科學(xué)性。

原文:鄉(xiāng)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論語·鄉(xiāng)黨》)

譯文:君子和鄉(xiāng)里人飲酒的時候,等老人出去以后,自己才出去。

解讀:這里體現(xiàn)君子的尊老愛老之情。

原文: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jiá),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禮記·中庸》)

譯文:凡事有預(yù)計就會成功,沒有預(yù)計就會失敗。說話事先想定就不會語塞。做事事先想定就不會感到困難。行動前事先想定就不會內(nèi)心不安。法則事先想定就不會陷入絕境。

解讀:做任何事情,在未做之前,都要謀劃好,考慮周全,心中有數(shù)、有底,做事按照預(yù)先的計劃去落實,那就一定會成功。

原文:貴德而尊士,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重視道德德性,使道德高尚的賢人在位,才華出眾的能人來任職。

解讀:選拔用人的標準,首先重在思想道德品質(zhì),然后是重視能力。

原文: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孟子·離婁上》)

譯文:觀察人的方法,沒有比觀察人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蓋人們心中的丑惡。一個人心中正直,眼睛就顯得清明;心中不正直,眼睛看上去就不免昏花。

解讀: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能反應(yīng)一個人內(nèi)心的秘密。

原文: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譯文:魚是我想要的東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東西,要是兩樣?xùn)|西不能同時得到,我就寧愿不要魚而要熊掌。

解讀:魚和熊掌都是美味,但熊掌味更美,所以我要熊掌。在我都想要的兩樣?xùn)|西中只能要一樣,只能選取價值最大的。

原文:仁、義、忠、信,此天爵也。(《孟子·告子上》)

譯文:仁義忠信、好善不止,這便是天然的爵位。

解讀:孟子認為,爵位有人為的爵位,如公卿大夫等;有天然的爵位,如仁義忠信等。天然的爵位就是道德的培養(yǎng)。在正常的社會里,天然的爵位培養(yǎng)好了,人為的爵位便隨之而來。但是,有的人修養(yǎng)天然的爵位,把它當做敲門磚,是為了得到人為的爵位。一旦人為的爵位到手了,便拋棄天然的爵位。這是錯誤的。

原文:取食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孟子·告子下》)

譯文:拿關(guān)系重大的吃的問題,與無足輕重的禮的細微末節(jié)相比較,吃的問題豈止是重要嗎?

解讀:在按禮節(jié)找食物就得餓死,不按禮節(jié)找食物就能得到食物二者之間,孟子認為后者更為重要,二者不能相提并論。禮,固然是重要的,但細節(jié)的禮節(jié)和能救命的食物相比,小禮節(jié)便要服從生命的需要。不要死板地對待禮節(jié)。

原文: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譯文:上天要把重大的任務(wù)加在這個人的肩頭上,一定要先使他心志遭到折磨,筋骨勞累,體內(nèi)饑餓,口袋空空,行為處處被擾亂,就是為了心志得到鍛煉,性格堅韌,由此培養(yǎng)他平時所不能具有的能耐。

解讀:這是兩千多年來,志士仁人應(yīng)對艱苦環(huán)境、培養(yǎng)堅定意志、刻苦鍛煉自己的座右銘,是千古經(jīng)典名言,至今仍是我們激勵自己的動力。

原文:人之有德慧術(shù)知者,恒存乎疢(chèn)疾。(《孟子·盡心上》)

譯文:那些有德行、聰明、學(xué)術(shù)和才智的人往往來自艱危的處境。

解讀:艱危和苦難對君子來說是人生的一種財富,對很多人來說,困難處境能不低沉,不灰心,把困難當作動力,自強不息。

原文: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盡心上》)

譯文:君子有三樁樂事:父母全都健在,兄弟也沒災(zāi)沒?。簧蠈Φ米√?,下對得起人;得到天下優(yōu)秀的人才對他們進行教育。

解讀:父母兄弟都健在,是人之所愿,其樂可知。君子懷德,無愧于天地百姓,其樂也可知。得到優(yōu)秀的學(xué)生,使自己的道德道義后繼有人,并且多年后很多人將以此會受到好處,其樂也可知。

原文:知者無不知也,當務(wù)之為急;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wù)。(《孟子·盡心上》)

譯文:智者本應(yīng)無所不知,但必須急于處理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仁者本應(yīng)無所不愛,但必須把親近賢人當作唯一的急務(wù)。

解讀:解決當務(wù)之急,尊重德才皆備的賢人,是最為要緊的事。

原文: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

譯文:百姓是最重要的,其次便是社稷,君主要算是較輕的了。

解讀:“民為貴,君為輕”,孟子的民本的思想難能可貴。

原文: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論語·子路》)

譯文:得不到行為合乎中庸的人而與之交往,那就一定要找志高行狂和拘謹守節(jié)的人相交往。志高行狂的人勇于進取,拘謹守節(jié)的人有所不為。

解讀:中行,即行為合乎中庸之道??鬃右筮M能踐行道義,退能有所不為,在不同的情況下能采取不同的態(tài)度。只有兼?zhèn)溥@兩個方面,才是合乎中庸,即中行??裾哂掠谶M取,狷者有所不為,雖然各有可取之處,卻都偏于一面,另一面則都有不足,因此都不合中庸的要求。

原文: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

譯文:喜怒哀樂的情緒沒有表露出來,這叫做中;表露出來但合乎法度,這叫和。中是天下最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則。達到了中和,天地便各歸其位,萬物便生長發(fā)育了。

解讀:中和思想,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它把人的情緒、人與社會法則聯(lián)系,和天地運行相和諧。

原文:執(zhí)中為近之。執(zhí)中無權(quán),猶執(zhí)一也。(《孟子·盡心上》)

譯文:折中的主張近乎正確,但如果持折中的主張而不知道隨時變通,那也還是固執(zhí)一偏。

解讀:君子把權(quán)變和靈活處理事情看得特別重要,不懂得權(quán)變,就不懂得折中。

原文: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譯文:得天時不如得地利好,得地利不如得人和好。

解讀:人和,是個人、團體、社會、國家取得勝利和成功的最重要的條件。

原文: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譯文:以民眾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的人,民眾也會以他的快樂為民眾自己的快樂;以民眾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的人,民眾也會以他的憂愁為民眾自己的憂愁。樂與天下人同樂,憂與天下人同憂。

解讀:你與天下人同憂樂,天下人也與你同憂樂。這樣達到天下之人同心同德。

原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譯文:尊奉孝敬自家的老人,推而廣之也應(yīng)尊奉孝敬人家的老人;愛撫自家的兒童,推而廣之也應(yīng)該愛撫別人家的兒童。

解讀:這是孟子最早闡述的儒家千古流傳的經(jīng)典名言,也是孟子對孔子推己及人仁愛思想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

原文:中也養(yǎng)不中,才也養(yǎng)不才。(《孟子·離婁下》)

譯文:道德修養(yǎng)高的賢者應(yīng)該熏陶培育道德修養(yǎng)不高的人,有才智的能人應(yīng)該熏陶培育才智低下的人。

解讀:這個“中”指的是無過不及,即要把握好事情的分寸。即中庸之道所謂的中。

原文:人恒過,然后能改。(《孟子·告子下》)

譯文:一個人只有經(jīng)過多次錯誤和失敗的教訓(xùn),然后才能改過自新,走上正道。

解讀:按照中和思想的說法,中人之性,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有過后能改。

原文: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孟子·告子下》)

譯文:只有經(jīng)過艱苦的思想斗爭和錯綜復(fù)雜的重重思慮,然后才能有所作為。

解讀:遇到事情,經(jīng)歷思想斗爭和反復(fù)思考,深思熟慮,胸有成竹,才能有所作為。

原文: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孟子·盡心上》)

譯文:不要做那些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貪圖那些自己所不該要的東西。

解讀:有所不為、有所不欲,是人之常情。私心萌發(fā)而不能以禮來約束自己,人往往干些自己不愿干的事,貪圖一些不該貪圖的東西。這時需要不為和不欲。

原文:道之不行也,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禮記·中庸》)

譯文:中庸之道不能被實行,是因為智慧的人做得太過分了,愚昧的人達不到它;中庸之道不能被發(fā)揚,是因為賢明的人做得太過分,不賢明的人達不到它。

解讀:由此段話可以窺知,中庸思想就是不要太超過了,也不要達不到它。要求無過無不及才符合,實質(zhì)就是適度為好。

原文: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離婁上》)

譯文: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天下就會平安昌明。

解讀:每個家庭都和睦了,社會也就能得到平安。

原文:不明乎善,不誠其身矣。(《孟子·離婁上》)

譯文:一個人不懂得什么是善,本身就不會具備誠心。缺乏誠心的人,是不能感動別人的。

解讀:善和誠心密不可分,有著良性的互動關(guān)系,心誠則靈。

原文: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禮記·中庸》)

譯文:掌握好事物的兩端,對民眾使用折中的辦法。

解讀:凡事物都有兩端,如大小、厚薄、高低、多少等,取中用之。由此知,中庸有折中的意思。無過無不及是中庸的內(nèi)容。

原文:過猶不及。(《論語·先進》)

譯文:過頭了和不夠是一樣的。

解讀:“過猶不及”是從另一面對中庸思想以具體說明。朱熹用“無過無不及”來解釋“中”字,就是由此而來,意思就是適度。為了保持適度,就要反對和防止過頭和不夠。我們常見的片面性,走極端,左右搖擺,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絕對化等等,就是不懂得過猶不及、無過無不及的道理。我們應(yīng)該懂得過頭和不夠都是不對的,把握適度。

原文: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孟子·離婁下》)

譯文:人只有對某些事舍棄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為。

解讀:君子對從事的事情要經(jīng)過審慎地選擇,確定目標后方能有所作為。要是無所不為的話,哪能有所作為呢?

原文: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xié)矩之道也。(《禮記·大學(xué)》)

譯文:居上位的人敬重老人,百姓就會敬重老人;居上位的人敬重兄長,百姓就會敬重兄長;居上位的人憐愛孤小,百姓就不會不講信義。所以,君子的言行具有示范作用。

解讀:治理社會,關(guān)鍵在于當政者和君子的示范表率作用。從敬重老人,尊敬兄長,愛護孤寡幼小做起。

原文: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nòu),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孟子·梁惠王上》)

譯文:對人民施行仁政,廢除嚴刑峻法,減免苛捐雜稅,督促人民深耕土地,速除雜草。壯年人在農(nóng)閑時講求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對人忠誠信義。

解讀:孟子把孔子的仁愛思想,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仁政思想。主張當政者對百姓施仁政。

原文: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所以為大也。(《禮記·中庸》)

譯文:小德如江河流行,大德敦厚化育,這就是天地為大的原因。

解讀:大德小德互不相害,互不違背,和諧配合,各有各的作用和表現(xiàn)。

原文: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離婁下》)

譯文:有道德修養(yǎng)的君子,講的話不一定句句守信,做的事不一定件件果斷徹底,關(guān)鍵看言行是否合乎道義。

解讀:符合于義,則信、果就在其中了。有時只注重信和果,未必能合于義。而不合于義,機械地強調(diào)信和果則沒有意義。

原文: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禮記·大學(xué)》)

譯文:能使父親兒子兄長弟弟各守其位,百姓才能效法。

解讀:孝悌與對親屬嚴格要求都重要。當政者要依法辦事,首先要管住自己的親屬,使他們守法,然后要求百姓才有說服力。

原文: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譯文:憐憫他人災(zāi)難的心,人人都有;做了不光彩的事感到羞恥的心,人人都有;對人有禮貌的心,人人都有;判斷事物是非的心,人人都有。

解讀:孟子認為,人本來的質(zhì)性,都可以使之趨向善良,這就是人的性本善。至于有的人不干好事不是他的質(zhì)性不好。后來荀子提出人的質(zhì)性為惡。性善論和性惡論形成為對立的兩大派。性善論后來成為宋明理學(xué)的正統(tǒng)人性學(xué)說。稱為性命學(xué)。

原文: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

譯文:憐憫他人之心便是仁;對不光彩的事感到羞恥的心便是義;對人有禮貌的心便是禮;判斷事物是非的心便是智。

解讀:孟子認為,人人都有仁、義、禮、智之心,它不是一個解讀:人的裝飾,而是人本身原來就具有的,只不過沒有意識到罷了。

原文: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養(yǎng)人,然后能服天下。(《孟子·離婁下》)

譯文:拿自己的長處去折服別人,沒有能夠使人折服的。拿自己的長處去教育幫助別人,才能叫別人心服。

解讀:用自己的長處教育和幫助別人,使別人也能掌握和獲得這些長處,別人就會從心里感激于你。如果以自己之長,想盛氣凌人地折服別人,則正好相反。

原文: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禮記·大學(xué)》)

譯文:身為人之子,當孝順父母;身為人之父,當慈愛子女為懷。

解讀:父慈子孝。

原文:博學(xué)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孟子·離婁下》)

譯文:廣博地學(xué)習,詳盡地解說,目的是要達到最簡明扼要的地步。

解讀:只有做到博學(xué)詳說,才能使知識融會貫通,使人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對知識達到概括和簡約的層次。

原文: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孟子·梁惠王上》)

譯文:認真搞好學(xué)校教育,反復(fù)闡明孝敬父母、兄弟相愛的道理。

解讀:孝悌是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

原文: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禮記·中庸》)

譯文:有崇高德行的人必然會獲得應(yīng)有的地位,必然會獲得應(yīng)有的俸祿,必然會獲得應(yīng)有的聲望,必然會獲得應(yīng)有的壽命。因此,上天生育的萬物,必定會因為他們的資質(zhì)而受到厚愛。

解讀: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看,就應(yīng)該這樣。一個正常的社會,每個人經(jīng)過主觀的努力,都會得到相應(yīng)的回報。

原文:聲聞過情,君子恥之。(《孟子·離婁下》)

譯文:聲譽超過了實際,有道德的君子把它看作是一種恥辱。

解讀:名不副實,而處于盛譽之下,君子不為也。

 

威海新聞網(wǎng) 設(shè)計維護